第A3版:A3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4月12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盆捣凤仙

    􀴁陈峰

    无一例外,去年开花的那片旮旯,原地长出了一株株凤仙花,高低远近,错落有致。只要长出了一点点动静,总能引起小芹的大呼小叫,女孩子们没事的时候总爱蹲在凤仙花旁边,叽叽喳喳讨论着今年要包几次包几只手指头。那公鸡看到这么多花枝招展的女孩,“咯咯嗒,咯咯嗒”引颈而来,凑热闹,小芹立马起身忙去赶公鸡,她怕公鸡啄坏了凤仙花的幼苗。“去去去,去去去,去啄凤仙花就打死你!”

    六月六,在乡间是一个吉时,主人把狗啊猫啊赶到河中帮着洗浴,这一天的狗狗猫猫特别温顺,享受着主人的抚摸,水淋到身上,讨好地迅速一甩,水珠四溅,像表演节目似的。婶婶们一大早就从河里提水,一桶又一桶的水倒在大脚桶里,晒在屋檐下,等到下午三四点,水晒热了,便招呼孩子们一丝不挂坐进桶里,像狗洗浴一样,用瓢把水淋在身上,小孩们放肆地嬉闹,学猫狗甩水,水怎么也甩不完,便大笑,男孩女孩都不避嫌,这一天,小孩们快活极了。彩英阿婆说,这是希望小孩子像狗啊猫啊一样无病无灾地活泼泼地好养。这一天,家家户户还要晒衣服,“六月六,晒红绿”,花花绿绿的衣服一大堆,婴儿带红缨的帽子、虎头鞋,碧绿绿的丝绸缎面,烫着金,母亲的大红嫁衣,对襟的,葡萄纽扣,孩子们围在红绿前,妆扮自己,帽子太小了,戴不进了,虎头鞋更不行,丝绸缎面披在身上可以扮小姐,披在身上转圈,一圈又一圈。我把母亲的嫁衣套进去,整个人都钻进了,两条腿藏在衣服里,有一半袖子是空的,荡来荡去,太好玩了,这一幕正好被彩英阿婆看到,“我看着你母亲嫁到村里来,如今女儿也可以出嫁了。”羞得我赶快脱了衣服。

    这一天,女孩子终于等来了染指甲的时刻。摘来凤仙花最饱满的花瓣,养在清水里。黄昏时分,晚饭结束,我自告奋勇替母亲整理碗筷,催母亲拿出小石臼捣凤仙花,各种颜色的凤仙花捣在一起,放一点明矾,也可以是盐,艳红、粉红、玫红、水红,捣得水渍渍的,直到分不出你红我红,挑一点捣烂的花瓣覆满整个指甲,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绿色的植物叶爿和细麻绳,包扎起来,食指向来不能包,听说阎王爷看到有谁包了食指,是要来收命的,乡里人对此深信不疑。

    此时,泼辣辣的夜夜红开着,我翘着手指去找小芹玩,小芹这次把脚趾甲也包上了,小芹睡在床上,脚动不了。看到我来了,两腿摇船似地,显摆。小芹的母亲死得早,包指甲的事她可以自己作主,她神秘地跟我说,“看看看,我才不信阎王爷来收命的传说,这次我偷偷包上了食指。”吓得我转身就逃,我真佩服小芹的勇气。翌日,女孩子们伸出手指,比赛谁的手指红,小芹面庞绯红,十只指甲红云一片。小芹目光清亮,伸出脚,脚趾头也是一片红云,太美了。很快,谁都知道小芹染了食指的事,村里人说没娘的孩子,主意大。

    乞巧之夜,又迎来一次染指甲的机会,再次染后,颜色更妍丽了。这一次,村里的阿忠驼背说也要染指甲,我们还以为那是开玩笑,一个糟老头居然染指甲,没想到是真的。阿忠驼背是个老光棍,他的灰指甲已经影响生产劳动,并且一传二,二传三,三只手指头都得病了,阿忠驼背去求彩英阿婆帮忙,阿婆告诉他一个偏方,用白色凤仙花治疗灰指甲。那天晚上,我们翘着手指来到彩英阿婆家里,阿忠驼背跟我们一样,老老实实坐在矮凳上,伸出手,彩英阿婆把他的三只手指包得严严实实,并嘱咐他过几天再包,要连续包三次,果然,灰指甲好了。村里还有一个脚底生癣气的小青年,大夏天不敢穿拖鞋,找好的对象也黄了,后来也是彩英阿婆告诉他,把脚浸在泡有凤仙花花瓣的水中,每晚一次,半个月后竟也痊愈了。

    七夕的星空,星子闪耀,溽热退场,我们聚在彩英阿婆家的大道地,听大人们天南地北胡吹。村里有个唱走书的大编师傅,他扮什么像什么,手里的扇子一折开,小姐、相公、县官老爷信手拈来,背首唐诗也像演戏。那天,他演了一段,请大家猜谜语。“红面书生,落在花园之中,小姐看见,拉进房中,拷打一顿,陪宿一夜,待到天亮,丢弃门外,小姐小姐,介呒情义,我三分鲜血,留在侬指甲里。”听得我们小孩子云里雾里,大人们都已知情,哈哈大笑,大编师傅拉起我的手指,“喏,这就是凤仙花,我三分鲜血,留在侬指甲里。”大家纷纷拍手叫好,叫他再来一段。大编师傅又唱了一段,“五月石榴似火红,女婿挑来端午粽。六月荷花结莲蓬,手捏扇子赶蚊虫。七月凤仙开层层,牛郎织女喜相逢。八月丹桂香喷喷,家家户户吃月饼……”

    那晚回家,拐角处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我赶忙拉紧母亲的手,母亲说,这个拐角明年要种上凤仙花,可以赶蛇。

    凤仙花的颜色很多,花瓣形状犹如展翅欲飞的凤凰,花朵里包藏着许多椭圆形的褐色种子,一遇烈日暴晒,种子便弹开飞出。在家乡,凤仙花是学名,大家都叫它为满堂红和得胜花,后来我曾探隐索颐,为儿时的那份情结,发现满堂红是紫薇的学名,而得胜花的称呼未曾留下草灰蛇线,地处沿海的家乡早先受倭寇侵袭,是否这花保佑过那些征战的将士。如今我的家乡依然还是这么称呼它们“满堂红”或“得胜花”。

    欲染纤纤红指甲,金盆夜捣凤仙花。这是唐代一位女子描写凤仙花的诗句,忆起儿时捣凤仙花,可以用石臼,可以用白壳碗,也可以在石阶沿上捣,想那金盆岂是寻常百姓所能拥有,想必写诗的女子,一定出身娇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