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泓赞 本报讯 今年1月起,区治超办重拳出击,先后开展“铁腕”“路网”“清网”“春雷”等8次大规模综合治超专项行动,2次宣传教育活动,严厉查处了一批继续顶风作案的违法超限超载车辆。 加大力度,从单个行动到连续作战 为加大执法力度,凸显整治车辆超限超载的决心,经区治超办主任会议研究决定,将3月定为我区综合治超月,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治超专项整治行动。交警、路政、运政高效配合,联合执法的优势得到充分的体现。 3月13日凌晨2时,一辆车牌为浙BE****的车辆进入执法人员的视线,经过执法人员的初步审查,基本确定该车就是进入我区非现场执法“黑名单”的老赖车之一,有10多次违章没有处理。事后经司机郑某交代,当执法人员拦停他的时候还在想,要怎么样逃过“此劫”,但是当自己下车看到交警、路政、运政“唰”一下子出现在自己面前,什么想法都没了,乖乖地跟着执法车辆到治超站处理违章。 3月份,区治超办共开展了6次联合行动,每次行动最少为期3天,且以24小时不间断的连续作战方式来开展,不给超限超载车辆有机可乘。 双管齐下,从源头宣传到路面严查 “通过对超限超载法律法规的学习,深刻认识到超限超载对公路和人身安全的危害,认识到了交通部门处罚措施的严厉,我们一定规范装载、守法运输。”一名源头企业负责人听完执法人员对交通部62号令的解读后说道。 为加大对源头的管理,区治超办专门印制了治超宣传单、交通部62号令细则等小册子,方便随时随地对企业负责人及驾驶员进行发放解读。同时,还对各家源头企业所属的车辆进行了摸底调查,做了统一登记造册,强化源头企业货运车辆的管控。区治超办强化路面执法手段,做到逢超必罚,先卸后罚,不留任何余地,彰显治理超限超载车辆的决心。 科技治超,从单一巡查执法到设备辅助执法 自2月底宁波市开通非现场执法异地处理机制以来,区治超办顺势出击,针对性地部署了2次非现场执法“清网”行动,在非现场执法设备的辅助下,查处了一批“顶风作案、屡教不改”的超限超载车辆。 在两次专项行动中,治超办执法人员利用对讲机,第一时间通报疑似超限车辆车牌,再由专人查询,发现有非现场执法违法记录的车辆,采取路面查处一并处罚,同时区治超办窗口处理人员24小时轮班处理,降低了驾驶员等待时间,大大提升非现场执法的执行力和震慑力,用实际行动告诉那些超限运输的驾驶员,“科技治超”并非摆设,而是一把整治公路超限超载的“利剑”。 3月29日凌晨,执法人员在甬临线设卡拦停了一辆车牌为沪DH***9的货运车辆。经查询,该车在2016年有6次违章未处理,当驾驶员得知自己的6次超限行为需一并处罚的时候后悔不已:没想到自己一时的不重视,今天要付出如此重的代价。 深入推进,从突击行动到联合执法常态化 在2017年春季治超的各项行动中,区治超办共出动执法人员628人次,执法车辆120辆次;查处超载车辆129辆,卸载货物320.58吨,交警扣分405分;现场查处非现场执法案件265起;查处非法改装车辆2辆。通过强力治超,我区违法超限超载车辆及非法改装车辆明显减少。 下一步,区治超办将保持高压态势,逐步加大执法力量,经常性开展以现场执法为主,非现场执法设备辅助执法的治超行动,重点查处擅自超限运输行为,巩固治超成果,严防严控超限超载运输出现反弹现象,将治理超限超载工作推向深入,努力为社会提供一个“畅安舒美”的交通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