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园 每个汉字都有它的笔画顺序,我们称之为笔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孩子总是把字的笔顺写错,不管是难写的还是简单的字,写得真是随心所欲。那么怎样才能纠正笔顺,把汉字写得端正、工整、美观?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手段对每个学生进行笔顺指导,提高笔画教学的有效性。 一、“房子”怎么总搭不好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从一年级开始就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但有的孩子书写汉字时往往存在很多问题,写起字来随心所欲。在教学过程中我时常发现许多笔画即使是五六年级的学生也书写不正确。其中有些是相似的笔画容易混淆。如:把“横折弯钩”写成“横斜钩”或把“竖提”写成“竖钩”。还有就是写错复杂的笔画。如:“横撇弯钩”经常分成两笔写,常把“卧钩”写成“斜钩”。写字就像搭房子,需要一砖一瓦按序搭建,而笔画就是组成汉字这间“房子”的材料。可这“房子”为什么总搭不好呢?原因其实很多: (一)学生小 我们知道笔顺笔画是在教学低段孩子识字、写字时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低段的孩子年级小,注意力不集中,对过多繁杂的生字常常失去兴趣,上课一不留神,老师教了些什么都不知道,知识掌握不牢。比如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最不集中,但是写字这块往往放在每节课的最后的10分钟里,其效果可想而知。 (二)师误教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不认真仔细地备课,语文教学不够扎实,走过场,就很有可能误人子弟。比如说“里”字,记得我的小学老师是教我先写好“旦”字,再写竖、横。而当我步入讲台教自己的学生时,在教材上发现“里”字的笔顺不是这样写,原先以为是教材错误,不死心,查了很多资料,才发现原来“里”字应该先写好“甲”字,再写两横。写了二十几年的“里”,才发现原来我一直都写错了。 (三)欠巩固 有时候不经意看学生在做作业,明明教过的字,可他还是笔顺错误,写出来的字歪七扭八的。其实孩子知道这字的笔顺,但是他觉得怎么方便就想怎么写。其原因就是课后没加强、没巩固、没强调。因为考试对于这块的内容涉及面较少,孩子不够重视,平常作业,老师不可能逐个地去监督学生写每一个字,就算这回看到了指正了,但是下次他还是犯同样的老毛病,比如“母亲”的“母”字,它的正确笔顺应该是竖折,横折勾,横,点,点。但有的学生把竖折分开写,有的把横折钩分开写。 (四)易混淆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有些汉字特别形近,但是笔顺却完全不一样,学生一不小心就容易搞错。比如说先前讲到的“乃”字和“及”字,“乃”是先写横折折折勾,最后写撇。而“及”字是先写撇,再写横折折撇,最后是一捺。类似的字还有“果”字和“里”字。 (五)没标准 教学过程如果遇到对个别的字有争议,我们可以按教学领域公认的权威字典的说法为准,或根据电脑、手机笔划打字法的顺序。但由于汉字结构形式比较复杂,仍有不少字很难按笔顺规则书写,只能按习惯笔顺书写。因此,有些字就流行了几种笔顺。如“方”“万”等字。 二、先要把“地基”打好 那么我们该如何进一步提高笔顺笔画教学,我觉得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正确示范 教师正确的示范能给学生带来最直观的感受,在实物投影仪上逐步示范,或板书(粉笔)都是不错的示范方法,教学效果往往立竿见影。如:教学一年级下册识字5中要求会写“怕”字时,我边范写边提示:“怕”左右结构,“竖心旁——白”,左窄右宽,“竖心旁”字写得瘦长些。这样一指导学生就不会写错别字或写错了。 (二)口诀教学 对于低段的孩子来说,没有比儿歌、口诀更琅琅上口、便于记忆了。如字的书写规则: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先里头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等。这样,学生在口诀的指导下,既能牢记,又能掌握笔顺书写要领。 (三)比较反馈 学习总是在反复、改进中上升的。“比较”是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对写字来说,能训练学生的“观察、分析、记忆”等最重要的能力。如在教学认识同一类偏旁的生字,“树、柳、桃、森、松、柏”时,鼓励学生自己去观察它们的秘密,分析它们的共同点,知道这些字都是与树木“木”有关,揭示构字的规律,举一反三。 三、再用巧劲搭“房子” (一)轻讲解重示范 写字除了懂笔顺规则之外,还需要眼观察、脑分析,更重要的是手的实践。所以精讲多写一直是写字的一项重要原则。牢记,写字是“看会的”,而不是“听会的”。先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通常我会说:“小朋友们,能把你的小手借给老师用一用吗?”学生很自然的就抬起手,看着你,然后老师在黑板上范写,学生跟着一起书空。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游戏比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品评总结,这些都能起到很好的引导教学作用。 (二)轻数量重质量 准确地书写汉字的笔顺有助于正确书写汉字,但切不可误以为写多了就是好。要写,那一定得写得有质量,否则南辕北辙,越写越糟。在“质和量”的关系上,永远是“质”为先,“精写一个”强过“胡写一百”。比如在课堂上可以多请几位同学上来写字,这样不仅能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还能起到示范作用。 (三)轻练习重评改 评改和反馈是加速学习进步最有效的保障。与其让学生蒙头苦写,不如多加评改,也许会减少书写数量,却会大大提高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者系尚田中心小学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