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A3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5月17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武岭依旧

——一个毛泽东曾电令保护的地方

    􀴁王开甲

    1949年5月25日,是溪口解放的日子。在这个喜庆的日子来临之际,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一条清澈的剡溪,一座雄伟的武岭门,鳞次栉比的三里长街,相拥着一幢古朴的玉泰盐铺和一幢中西璧合的丰镐房。这就是人们印象中的古镇溪口,民国时期的历史名人蒋介石的故里。而今,溪口已成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卫生镇、全国文明镇、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水蜜桃之乡。2002年,列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可持续发展小城镇“试点镇”之一。2009年,溪口入选上海世博会“城市未来馆”。

    毛泽东电令保护蒋氏墓宅

    1949年5月6日,毛泽东电令浙江前线军事指挥机关:“在占领奉化时要告诫部队,不要破坏蒋介石住宅、祠堂及其他建筑物。”1949年5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三野七兵团二十一军六十一师解放溪口。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21军61师师长胡炜,在《蒋介石故乡解放记》一文中说:“每当回忆起一生的征战岁月,战争的炮火硝烟、战友的音容笑貌就像电影一样从脑海里掠过。而最使我难忘,也最让我感到不一般的是我率部参与了解放蒋介石故乡奉化的战斗。”

    溪口解放后,当时61师师部就住在蒋家丰镐房。据胡炜回忆,蒋家有很多精米细面、腊肉火腿、海鲜等食品。面对这些美味,指战员们丝毫未动。宋美龄住的房间里,遗留着一架美国总统罗斯福赠送给她的高雅华贵的钢琴。有几名刚参军不久的女学生看到钢琴后,异常兴奋,激动不已,走过去轻轻地弹了几下,马上被组织科长马贝禾阻止了。师司令部里有一名同志,在蒋经国住的小洋楼里捡到了一支派克钢笔。美国制造的派克钢笔,当时是一件十分贵重的物品,有的人连看也没看到过。这名同志主动将这支钢笔交给了看房人员。蒋家各个房间内都铺着豪华的地毯,住在那里的同志,晚上睡觉时都把地毯卷起来后再睡,以免把地毯弄脏或损坏。师政治部还把看管蒋府、蒋母陵墓的人员召集起来,讲明党的政策和纪律,要求他们坚决履行好看管职责。胡炜所率的61师在溪口停留的时间不长,不久就离开了溪口。

    国家拨款修复蒋氏遗迹

    蒋介石去台后,日夜思念故乡。1958年10月,中共中央通过民主人士章士钊,向台湾当局转达大陆和谈条件时,在信末尾特地加上了“奉化之庐墓依然,溪口之花草无恙”两句话,以宽慰蒋介石思念故乡之情。1961年,蒋介石在派侦察机窜扰大陆时,又嘱咐驾驶员到其家乡溪口去看看“他们作了些什么?”1965年,大陆通过曹聚仁去台北向蒋介石传递和平谈判的六项条件后,蒋介石即委托曹聚仁特来溪口拍摄家乡照片。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告台湾同胞书》,宣告和平统一祖国大计方针后,国家拨款36万元,修缮蒋氏墓宅,包括蒋介石母亲王采玉、蒋介石父亲蒋肃庵、蒋介石胞妹蒋瑞莲和蒋经国母亲毛福梅坟墓4座,并修缮蒋氏故居玉泰盐铺、丰镐房和小洋房。1981年底,时任中共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的副组长廖承志通过他的外甥女陈香梅,把修复后蒋氏墓宅照片带到台湾,亲手交给蒋经国。1982年5月10日,台湾国民党高层人士中,马璧教授第一个响应《告台湾同胞书》回大陆访问。马璧教授在溪口参观了蒋氏墓宅、纺织厂、亭下湖水库等。在游览武岭头、剡溪时,即兴口赋五言绝句一首“方过杭州市,又来武岭游,乐亭临剡上,溪水自悠悠。”并赋《游溪口寄台湾旧识(蒋经国)》诗一首:“跨海行空事隔年,清和游兴亦欣然。剡溪新建长桥过,武岭犹余古木妍。居近乐亭怀旧识,莹封蒋母认遗篇。劝君早定回归计,唯有和平策万全。”诗中深刻地表达了马璧教授企盼两岸早日和平统一的愿望。1985年,国家又拨款200万元,修复蒋介石、宋美龄回乡居住的文昌阁和雪窦山妙高台别墅。随后,22处蒋介石和民国要人的遗迹,也陆续进行维修和保护,列入国家文物局重要涉台文物。当年,蒋经国曾经说过:“共产党的情我领了,这笔钱应该由我来出。”蒋氏墓宅的修复,对改变蒋经国对大陆的敌对态度,缓和海峡两岸关系,产生了积极影响。

    彰显对台的窗口作用

    1980年10月27日,美藉华人刘宜良(江南)来溪口采访,把溪口修缮蒋氏墓宅的信息首次传送至台湾和海外。1981年11月10日,外交部新闻司司长王珍陪同美、法、日三国9家媒体13名记者首访溪口,参观了丰镐房、小洋房、蒋母墓、毛氏墓等蒋氏遗迹。采访了蒋经国舅母张定根、姨妈陈志坚、丰镐房账房唐瑞福。他们在世界各地发表了《初访奉化蒋经国故乡溪口——蒋介石父母墓茔旧居均修妥》、《首次公开的蒋家故乡,不受谴责地精心保护》、《浙江奉化溪口镇纪行》、《蒋氏家乡形成旅游区》等报道。1981年至1986年5年间,到溪口采访的外国记者共7批32个国籍83人次,向世界各地广泛传递了溪口的信息。

    1989年1月25日,台湾媒体《中国时报》周刊副总编辑赵慕嵩,第一个来大陆采访。1991年5月5日,香港星岛日报、天天日报、大公报、文汇报、新晚报、观光杂志、东方日报、商报,以及中新社、新华社驻港记者站十大媒体14名记者来溪口采风。同时,《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新闻社等,对溪口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气象陆续作了报道,《美国侨报》、泰国《新中华报》、香港《大公报》等媒体,又作了广泛的转载。溪口对外、对台的窗口作用与日俱增。

    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随蒋氏赴台奉藉人员多达2059人,其中党政军中上层人士108人。蒋介石父子携家眷去台44年后,1993年8月4日,蒋家直系亲人蒋经国长媳、蒋孝文之妻蒋徐乃锦携女儿蒋友梅首次回溪口祭祖扫墓。在祖居内、墓道上、宗祠里跪拜先人,泪洒故乡。她对陪同人员说:“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在近代历史上,中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强大过,两岸关系近几年发展很快,双方可以借鉴彼此的成功经验。”

    1996年8月,蒋孝勇为父移灵事宜和自身治病,由北京直达宁波,次日至溪口。同行的有妻子方智怡、长子蒋友柏、次子蒋友常、幼子蒋友青。在武岭门驻足后,自购门票前去祭拜蒋母墓、毛福梅墓,探访故居丰镐房、小洋房后,依依惜别。蒋孝勇临终时,对着妻儿面动情地说:“蒋家人是中国人。”2002年,章孝严偕黄美伦等来溪口祭扫蒋氏祖坟时,在丰镐房故居题写了“饮水思源、慎终追远”8个字。至今,蒋氏后裔来溪口探亲、祭祖的共有30余人次。

    1987年11月2日,台湾当局开放民众回大陆探亲,1989年允许大陆亲属赴台探病奔丧。从此,两岸民间交往转暗为明。至今,台湾同胞先后来溪口探亲祭祖、旅游、观光、考察经商人数累计约25万余人次。2015年6月,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批准溪口雪窦山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啊!溪口,受世人瞩目的窗口,祝愿您越发铮亮美丽。

    (感谢王舜祁先生为本文提供资料)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