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吴晓琳 王勋红 本报讯 为让传统经典中承载的“孝悌、忠信、礼仪、廉耻”的道德伦理观走进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今年4月,绿都社区联手社区志愿者、中华传统文化传承讲师胡飞虹开办“绿都社区致知讲堂”。 该讲堂秉持公益、免费、广授的原则,第一次开班就有20个家庭40余人受益。课堂授课时间为每周日上午9时至11时,每次课时长2个小时,授课内容以国学经典为主,如《弟子规》《三字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课堂内容也形式多样,注重家长与孩子的互动。 别出心裁的是,老师每周都会布置相应内容的生活作业让孩子完成,比如给长辈做家务、主动与人打招呼、得到帮助大声说谢谢等。据社区居民普遍反映,孩子们在接受短短几节课的国学教育之后,变得更加谦让、尊重父母和他人。 图为孩子们在读《弟子规》。 新民社区之 “老爷爷”法律工作室免费为民服务 通讯员 吴晓琳 郑圆 本报讯 2011年8月,奉化市首个社区法律服务工作室在新民社区揭牌成立。近6年来,该工作室始终坚持“立足社区、服务居民、维护稳定”的工作理念,兢兢业业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赢得了广大居民的信任,成为社区乃至全市的一个法律服务工作特色品牌。 工作室成员包括社区法律顾问和来自法院、检察院等司法系统的5名有专业法律知识的退休老干部,每星期三上午8时至11时为固定法律服务时间,服务内容包括义务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举办法律知识讲座、调解矛盾纠纷等,并收集大量案例编辑成册,形成法律图书角供居民观摩学习。 至今,已接待各类咨询700多人次,代写法律文书50余份,接待范围从本社区居民逐步扩大到全市范围,更有宁海等周边地区群众慕名前来咨询,在全区乃至宁波大市打响了一定的知名度。 图为居民在法律图书角观摩学习。 东升社区之 多样文化生活点靓和谐社区 通讯员 吴晓琳 张雨 本报讯 东升社区以“努力打造社区文化特色,精心打造精品文艺团队”为目标,先后成立腰鼓队、排舞队、健身操、扇子舞队、气排球队等11支文体团队。其中社区腰鼓队,多次代表当时的奉化市、街道参加各类文艺演出和比赛,并连续4届获得奉化市级比赛冠军;社区排舞队在奉化市民文化艺术节排舞比赛中获得金奖;社区健身操队在奉化市中老年快乐舞步健身操展示会上获得优胜奖。近几年来,社区整合辖区内的资源,进一步培育气排球队,积极参加各类各级别比赛,取得了不俗的佳绩。 在孵化文体团队的同时,社区把近2000平方米的湖桥广场打造成一个多功能的综合性群众文体活动场所,除提供舞台、灯光、音响及健身器材等文化基础设施外,还配备文体指导员、专业教练等开展指导和培训,文体演出、露天电影、茶话会、志愿服务、趣味运动会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繁荣了群众文化生活。 图为东升社区气排球队在比赛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