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忻然 汪雷波 本报讯 昨天,溪口镇的一位姓毛的酒店经理,急匆匆来到萧王庙街道汪家村,走进宁波思贤生态养鱼场,要求买30条鲥鱼,为在端午节小长假接待一批外地游客之用。 “鲥鱼肉嫩味鲜,已成为一些酒店新推、婚宴重要菜肴及时尚礼品,这样的不速之客几乎天天都有。”总经理袁宁岳向笔者笑着说。 据袁宁岳介绍,鲥鱼为溯河产卵的洄游性鱼类,因每年初夏时候入江,其他时间不出现,因此得名。产于中国长江下游,以当涂至采石一带横江鲥鱼味道最佳,素誉为江南水中珍品,古为纳贡之物,为中国珍稀名贵经济鱼类,鲥鱼与河豚、刀鱼齐名,素称“长江三畔”,曾与黄河鲤鱼、太湖银鱼、松江鲈鱼并称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鱼”。迄今,长江鲥鱼这一珍稀鱼种已绝迹30多年。 瞄准鲥鱼市场 今年55岁的袁宁岳,早在4年前,投资100多万元,在大雷山创办了奉化第一家石斑鱼养殖场,由于山高天旱,活水供应不上,导致石斑鱼无法养殖。面对失败,袁宁岳不气馁。2015年5月,他向水源丰富的萧王庙云溪村汪二自然村,租用了位于张岙口的10亩废地,将养鱼场搬移到泉溪江上游。他还攻克育苗难关,走出了一条自繁自养路子,养殖石斑鱼首获成功。 “溪口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石斑鱼又是溪口十大名菜之一,每重市场需求量很大,但产量太低,赚不到钱,一条2两重的石斑鱼,需要养3年,按目前市场价每斤70元计算,只有14元;而鲥鱼产量高,经济效益好,一条鲥鱼养一年半,重量能达到1.3斤,按市场价每斤120元计算,就有150元之多,我决定淘汰石斑鱼,单一搞鲥鱼养殖。”袁宁岳如是说。 袁宁岳还介绍说,国家为修复已绝种的长江鲥鱼鱼种群,实施“引进国外千人人才计划”项目,在2010年引进美国鱼种鲥鱼,在南京建立鲥鱼繁殖中心。由美国引进的这种鲥鱼,由于生长经纬度与中国接近,养殖出来的鲥鱼可与长江鲥鱼媲美。前年5月,经宁波市海洋技术推广站的推荐,袁宁岳首次引养了15000尾美国鲥鱼,在今年春节全部卖光,掘到了养殖淡水鱼“第一桶金”。 攻克养殖难关 养殖美国鲥鱼并非易事,比养石斑鱼难度大得多。鲥鱼尤其对水温要求高,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2℃,低于7℃或高于30℃时,就不摄食并出现死亡。另外,鲥鱼在水中总是不停流动,24小时内不能缺氧。 根据鲥鱼这一生长特性,袁宁岳利用汪二村原一口水井,通过抽水开渠,将井水引到7只鱼池,采用流水科学养殖,由于井水保持常温,较好解决了水温的难题。有人形容袁宁岳是用“矿泉水”养鱼,鲥鱼特别鲜美。同时,配备2台发电机,确保在停电时,鱼池24小时不缺氧,提高鲥鱼的成活率。 防治水霉病难度最大,尤其在秋冬、冬春季节转换时,由于水温不稳定,鲥鱼很容易发“感冒”。袁宁岳让鱼池保持水深2-2.5米,增设氧机,扩大溶氧量,在放养前做好清池消毒,放养后每天泼撒黄豆浆,使水质呈淡绿色或淡褐色,以保证鲥鱼有充足的浮游生物饵料,尽量保护池水既肥又活,提高鲥鱼的免疫力,并时常观察水温,一旦发生水霉病,迅速采用矿盐杀菌,保证鲥鱼正常生长。 袁宁岳指着池内正在畅游的鲥鱼说,这批鲥鱼于去年5月放养,一共2万尾,目前每条已有7两重,预计可在国庆节上市,到时每条重量可达0.6公斤左右。 扩大经营规模 袁宁岳对养殖美国鲥鱼前景十分看好。他说,鲥鱼鳞下多脂,脂肪含量很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之作用。 袁宁岳自信,在人们追求健康的今天,鲥鱼的市场需求量将越来越大,大有可为。他决定今年再投资20多万元,新增840平方米2只鱼池,使水面养殖面积达到3780平方米。计划在5月中旬投养美国鲥鱼2万尾,成为宁波市规模之最的美国鲥鱼养殖基地。目前,袁宁岳正在申报宁波市级无公害生态养鱼场。 图为袁宁岳(右一)在鱼池观察鲥鱼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