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徐超敏 6月是安全生产月。区市场监管局绷紧安全监管这根弦不放松,强化“安全第一”意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注重隐患排查治理,探索推进社会共治,推动我区“三大”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强化责任意识,注重宣传指导,建立常态化自查自纠机制。企业是生产的主体,从督促指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出发,努力从根本上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一是加强监管相对人员培训。邀请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专家对大型特大型餐饮单位、学校幼儿园食堂、建筑工地食堂、500人以上就餐的机关企事业食堂开展《食品安全自查自评》专题培训。联合市特检院对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等“三项岗位”人员实行轮训,1-5月共实施培训680人次。二是全面推广安全主体责任自查报告制度。围绕农资企业、食品生产龙头企业、大中型商超、餐饮、农贸市场等特定主体,加强行政约谈,签订承诺书,帮扶46家大中型商超、152家餐饮经营单位完成了首轮主体责任自查报告上传。推动实现企业风险等级、企业自查报告、监督检查计划、现场核查发现问题、企业整改结果等全部公开。三是完善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制约机制。将企业自查报告、监管部门现场核查等情况纳入企业信用档案,对未按规定开展主体责任自查并及时提交自查报告、现场核查发现严重食品安全隐患的企业,一律提升企业风险等级,增加检查频次,并建立现场核查发现问题跟踪检查机制,实行闭环管理。 强化风险防控,注重专项整治,安全治理能力持续提升。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意识,全面推进“三大”安全检查,做到严格监管、严控风险、严惩违法。一是坚持“排查在先、防范在先、预警在先、处置在先”的风险管理理念,结合食品评价性抽检,牵头建立风险隐患通报制度,通过对全区每年2600批次食品检验检测数据分析,梳理汇总重点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督促各地各部门完成整改。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和特种设备“一月一分析、一季一会商”的风险隐患排查、分析和会商制度,进一步增强监管的预见性和靶向性。二是围绕重点领域、重点品种、重点问题,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重拳出击,严查严打。食品安全方面,今年来,该局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排雷“百日攻坚”、畜禽水产品“两禁一超”、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整治等行动,查处各类食品违法案件103起,罚没款95.6万元。药品安全方面,相继开展药品类易制化学品专项督查、第二类精神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城乡结合部与农村地区小药店、小诊所药品质量专项行动,加强特殊药品的监管,集中整治9类重点问题。在特种设备监察方面,持续开展“五炉淘汰”、涉氨制冷企业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液化气充装站的管道治理以及冶金领域的起重机械、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的专项检查,共重点检查企业356家,发现隐患企业151家,处置隐患167处(严重隐患17起),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书35家,转立案9起。三是进一步落实部门执法联动机制,联合公安部门对中心城区违章占道设摊、兜售牛肉及其制品的行为进行了专项整治,对后方、东湖、东门、奉中等市场周边及西圃村的违法经营户实施重点打击;会同路政等部门开展公路沿线草莓摊专项整治行动2次,取缔马路兜售草莓行为20余起。联合镇(街道)、安监局、建设局、旅游委等部门检查5次,发现特种设备安全隐患8处,治理率99%。联合卫计委,开展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今年来,共上报医疗器械不良事件4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200例。四是强化舆情监控,应急处置及时有效。积极应对食品安全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针对3月份家庭食用乌狼鲞(河豚鱼干制品)中毒事件,在开展现场调查的同时进行中毒食物来源追溯,对溪口集贸、奉化农批市场出售乌狼鲞的摊位进行控制,扣押所有乌狼鲞;同时在网上发布了禁止食用河豚鱼、织纹螺的消费警示。做好特种设备应急工作,督促电梯维保、应急救援单位做好电梯困人应急处置,与区公安分局110对接落实电梯救援区域划分应急工作,目前已有4家电梯维保单位与110指挥中心联动出警救援,要求在第一时间奔赴现场解困并汇报救援相关情况,第一时间告知电梯日常维保单位及时排除故障,事后书面汇报故障原因。 强化信用为本,注重齐抓共管,安全社会共治格局逐步形成。积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不断推动和完善社会管理手段,逐步形成安全社会共管共治格局。一是充分发挥“信用奉化网”平台优势,及时向社会发布食品“黑名单”、抽检、行政处罚等信息,让不落实食品安全责任的企业受到监管和市场的双重惩戒。出台《食品药品严重失信惩戒实施方案》,在市场准入环节对食品药品严重失信主体的相关人员依法实施行业禁入惩戒。二是坚持“公益+商业”双轮驱动,积极推进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工作。自去年年底开始,我区食品安全责任公共险正式生效,由区财政每年出资100万元,为各类学校幼儿园食堂、机关事业单位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农村集体聚餐活动、养老机构食堂、重大活动(会议)期间就餐保障、旅游者食品中毒事件等托底保险,同时推广商业保险,由政府对投保商业险的单位进行50%的补助。目前,已有10家食品经营单位投保食品安全商业保险,保费近10万元。三是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自律队员的作用,深入开展食品安全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协助执法、宣传引导等工作。组建食品安全民间组织及志愿者队伍,聘任社会义务监督员20名,推动形成食品安全群防群控良好格局。四是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宣传活动。通过“阵地建设”、“科普讲堂”、现场咨询、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普及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法律法规。结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介,及时发布权威安全信息。深化“你点我检”系列活动,继续开展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活动10余场,畅通社会公众参与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渠道,今年来共受理各类投诉举报89件,电梯应急救援接警19起,应急救援力量解救27人,全部得到及时处理和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