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A3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6月21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石门多桥

    􀴁毛朝晖

    石门村,顾名思义乃村多石也,先人就地取材,采用溪中岩石铺路造桥,走进石门村好似走进一座“浙东石桥博物馆”。村里不但桥的数量众多,而且桥的形状和桥的制造工艺更是精美绝伦,让人叹为观止,让我细细道来。

    离村口3里处首先是迎宾狮凤桥。溪的左边为狮子山,右边为凤凰山,村史记载狮凤把关村口风水极佳,桥名即以这2座山为名号称狮凤桥。该桥为进村第一桥,结构为单孔石拱桥,横跨石门溪两岸,桥面朴实无华,全用溪坑细小卵石铺就。整个跨度近20米,宽度大约6米,桥的拱背只用少许人工打造石块砌成。据说,此桥为石门村始祖毛旭太公带领村民历时100多天才建成,虽历经岁月800余年,仍保存完整,可见当时石匠工艺之精巧。

    第2座名为泥桥。此桥虽取名叫泥桥,实则为乱石砌成的单孔石拱桥,跨度为10余米,宽度约4米。桥面只单薄铺一层乱石块,经考查也有600余年历史。现整个桥身被野藤缠得满满的,远远望去好似一座藤桥,景色十分别致。

    游人站在桥上能欣赏到桥下游鱼碎石。曾有人赋诗曰:几叠青山一曲流,绿杨荫里更清幽,泥桥小立风光好,停看鱼儿逐波游。

    第3座为石门村口的梯云桥,又叫五洞桥或五连桥,根据考证为清代中晚期历时100多年经5次修造。桥面已浇上水泥,人走在上面丝毫感觉不到古桥的点滴奇特,然而走到桥拱下,能看到无数的鹅卵石有序地排列,不同年份建造的5座桥梁亲密无间地相连。其朴实的风格、原始的用料、精致的构造,让游人拍手叫绝。梯云五连桥高6.7米,长16米,宽为22米,桥面已形成300多平方米的一个小广场,号称中国最宽的石桥广场。现历经300余年风雨沧桑,依旧纹丝不动。石门村先人曾经在桥上修有桥棚,在桥上作“眺林壑之胜”,鹅卵石古桥将石门先人的智慧、勤劳与林壑之美融为一体。

    再往前是仙人桥和履厚桥,仙人桥和履厚桥都有美丽动人故事。传说神仙吕洞宾到石门村庄大雷山云游,见石门溪两岸道路不通,用手杖一划造了仙人桥,用鞋子一放造了履厚桥。

    走到村的尽头处,又有不同的石拱桥近10座,它们有稍作打造的石块铺就,或以乱石直接拼成。有的跨度达20米,有的跨度只两三米,大的气势宏伟,小的精巧玲珑,也有原始古朴的。更为绝妙的是村中半山岙里的石桥,它们是用一整块长条乱石直接搁在溪坑两边岩石上铺作桥。这样原始简易的石桥一数也有七八座之多。

    石门村大大小小不同结构的石桥静卧在山乡里,与石门古居互相依存,融合成一卷山乡古村的画图。石桥历经漫长岁月和无数风雨山洪的考验依然完好,也为一代代的石门人走向外面的世界开创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劳。虽然它们默默无闻,又那么平淡,但在我看来石桥同聪明的先人一样,是那样的引人感慨和自豪,又是那样的美丽动人。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