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A5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6月29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警故事:我和我的入警誓言

    􀴁记者 李鑫星 通讯员 应伟健

    在公安的大家庭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虽然稚嫩,但却并不浮躁,以虔诚的态度安心本职工作;他们虽然不谙世事,但却奋发作为,以满腔激情肩负责任与使命。他们,就是刚刚步入人民警察行列的新生代,警营里的新鲜血液——新警。他们有着强大的活力,正努力为成为勇立潮头的公安铁军献出自己的力量。本期专版,让我们走近警营里的新警队伍,听听三位新警的入警誓词,聊聊他们的从警感悟。

    胡颖哲:

    聆听百姓心声 时刻准备好接受检阅

    5月12日,区公安分局15名在温州市人民警察参训的新警按期结业,结束了他们为期6个月的入警训练。胡颖哲是此次15名参训新警中唯一一“朵”警花,这朵“铿锵玫瑰”巾帼不让须眉,不仅取得宁波地区综合成绩第一名、公安业务第一名的好成绩,并荣获“六个一”单项先进个人和优秀学员称号。

    这位容貌姣好,英姿飒爽的90后姑娘与警察这一职业的缘分,源于她的父亲。“小时候,我会自豪地和别人说,我的爸爸是黑猫警长,妈妈是白衣天使,我是完美的白加黑。”胡颖哲告诉记者,当她真的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真的成为了“白加黑”,她开始理解“警察”这个职业和它所承载的重量。

    2016年9月,胡颖哲成为了一名准新警。之后为期6个月的新警培训,让她的入警之心愈加坚定。咬牙跑下20圈,站立在大雨中也全然不在意,跌爬滚打地满腿淤青;克服对枪械的恐惧,一遍遍地坚定未来可能面对暴徒的勇气,在警校培训中的每一个细节她都清楚记得。让她印象最深的是毕业典礼上宣誓的那一刻。“当我说出志愿成为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的那一瞬间,我感觉到萦绕在舌尖的“警察”二字带给我的震颤和一种难以言说的感动,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胡颖哲说道。

    如今,她在岳林派出所的内勤岗位上锻炼、成长,为公安事业注入新鲜力量和新鲜理念。虽然也许没有那么多的机会直接帮助群众,或许没有那么多时刻需要面对危险,但胡颖哲觉得,每一个岗位都有它独一无二的价值,她可以发掘警营中更多先进事迹、优秀典型;可以倾听并尽量满足战友们的需求,让在外奔波的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不是一定要冲锋陷阵,幕后英雄亦是英雄!”这是她所坚持的信念。

    对于自己,她也有着寄语,她觉得青年新警要继续学习,学会在不理解和诟病中踽踽独行,学会在功绩和赞扬前戒骄戒躁,学会在纷杂诱惑中坚守初心,怀揣着最初在警徽前的誓言,坚定党交给我们的使命,聆听百姓的心声,时刻准备好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邢超:

    勤学苦练 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

    邢超是南京人,2016年6月,他从江苏警官学院毕业,随后来到奉化,开始了自己的从警之路。现在莼湖派出所从事刑侦工作。

    在警官学院四年的学习生活,让邢超走进了警察的世界,也逐步加深了对警察的理解。初入警院,“无私奉献”——一个普通却又不同于一般大学的校训就在他心中埋下了从警的种子。从小就具有英雄主义和正义情怀,让他对具有除暴安良职责的警察职业心驰神往,通过警院四年的警务化管理,他已初具一名警察的雏形。

    在新警培训中,一次维稳处突课程中模拟处理一起持刀事件让邢超非常难忘。在课程模拟过程中,他与另外两名学警被编入一组,他们结合教官教授的一些理论与实战技巧,简短地确定了处置方案。就在处置“嫌疑人”的时候,邢超的背后被“嫌疑人”挥舞的“砍刀”划过,可他对此一无所知,最后是队友用警盾化解了危险。那一刻,他对“战友”有了更深理解,他知道在最危险的时候他可以将自己的后背放心地留给队友,也让他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在现在的新岗位上,邢超一边努力学习老民警化解纠纷矛盾的方法,老刑警的破案思路和技巧。另一方面,邢超接受互联网技术教育比较早,掌握的互联网技术更多,也契合了数字化警务的发展方向。相比传统的获取信息方式,拥有更多的获取信息渠道,这往往在刑侦破案上带来不一样的新思路。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刑侦工作面临着不少新的挑战,作为年轻一代的新民警,他希望自己能够牢记党和人民赋予公安民警的神圣使命,始终以坚定的政治立场,踏实的工作作风、高度的工作热情,勤学各类警务技能,严守各项警纪警规,让自己成为人民满意,组织放心的合格人民警察。

    沈丹枫:

    努力成为群众口中“交关好的小沈警官”

    沈丹枫是大堰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目前负责万竹片区的警务工作,正式参加公安工作仅两个多月,在公安岗位上,他是名不折不扣的新人。但在进入公安大家庭前,他曾当过1年的大学生村官,又在城管局工作6年多,比起初入社会的90后来说,他的社会经历更为丰富。想要成为一名警察是他一直想实现的梦想,而如今,梦想成真了。

    如同每个小男孩都曾幻想穿上一身帅气制服,用正义去惩恶扬善,沈丹枫也不例外。2010年他报考了人民警察一职,却因为体测与之失之交臂。经过这次失败,他只能把警察梦深深埋在了心里。

    在城管局工作的6年多时间里,他巡过路段、赶过小贩,也曾埋头于各种案卷审核,工作忙中有闲,碎而不乱。当他站在而立之年的路口,他重新问自己:“难道这辈子就这么过了吗?”或许是内心中那个梦在重燃,为了不留遗憾,2016年,他毅然决然选择报考人民警察一职,在家人的支持和朋友的鼓励下,关关连闯,深蓝披身、国徽置顶。

    沈丹枫是不折不扣的85后,置身在新警队伍里,用他自己的话说就像是鲜肉堆里一块颜色暗泽的“老腊肉”。培训期间,在体能训练上,他就有些吃不消了,曾经试图偷懒过。然而,当他看到一位比他大8岁的大哥不喊苦、不说累,别人跑几圈他跑几圈,烈日暴晒下仍挺立如松,让他深受震撼。从此,他不再偷懒,刻苦训练,跟“小鲜肉”们一样去闯去拼、挥洒汗水。

    如今,虽然上岗仅仅两个月,但每一天沈丹枫都在脚踏实地地干着,他向老民警学习,多听多看。他也希望自己以后常常走访,多跟片区的老百姓打打交道,听听他们的意见,为他们多办点实事,真正进入到社区民警的岗位角色上。他希望用真心换真心,以后在提起“小沈”的时候,片区的乡亲们会说“小沈警官‘交关好’。”

    今年是建党96周年,“七一”将是他在警营里过的第一个建党日。沈丹枫觉得,常常让乡亲们看见他的身影和闪烁的警灯,让他们能心安一些;多为乡亲们做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解决些于他们而言办不了、做不成的难事。对他而言,这才是能为党和人民做的“最好的事”。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