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华良 通讯员 袁盈波 本报讯 昨天,记者在裘村镇杨村滩涂采访时惊喜地看到10多名浑身是泥的村民正在挖海笋,虽然挖海笋十分辛苦,但他们的脸上荡漾着笑容。这些海笋的身体呈长卵型,每公斤可卖40元左右。 今年6月初的一天,裘村镇杨村水产养殖户杨永泽和他的几位朋友去杨村滩涂捉红钳蟹,突然发现滩涂里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海笋,异常兴奋,不到2小时,就挖海笋10多公斤。之后,杨永泽又连续3次到滩涂去挖海笋,每次可挖10公斤左右。杨永泽告诉记者:“在象山港滩涂已经有30多年没有看到大面积海笋出现,这次有50多亩滩涂出现海笋实属罕见。”后来,当地村民知道后都纷纷前去挖海笋,成为当地村民一道美味可口的菜肴。 据记者观察,海笋身体的末端有两个水管,除了末端很小的部分分开以外,其余部分都是彼此愈合在一起的,所以从外表看好像只有一个水管,在伸展的时候大约与贝壳的长度相仿。海笋把水管伸到滩涂洞口,从入水管吸收新鲜海水和食料,从排水管排出排泄物。 昨天,记者采访了区海洋与渔业局渔业科科长刘莹。据刘莹介绍,海笋像一条肥大粗壮的肉管子,当它寻觅食物时便伸展出来,形状宛如象拔一般,故得名象拔蚌。其食用部分主要取其拔(水管),其拔肉色洁白,肉质细嫩,口感清鲜甜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