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A5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8月23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挥洒青春谱写华章

——记区水利规划发展管理中心·水利勘测规划设计院

    区水利勘测规划设计院有40余名员工,平均年龄只有31.7岁,其中35岁以下职工有29人,所占比例为73%。这是一个敢打硬仗、特别能战斗的团队,是一个打造精品工程、展示水利形象的青年技术骨干团队。近些年,规划中心和设计院连续几年获得区水利局先进集体、区先进党组织、区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工程测绘是工程设计的第一手资料,也是水利勘测规划设计院目前重要的一项业务,共有9名测绘人员,是一支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测绘专业队伍。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顺利完成勘测任务,测绘队员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分管工程测绘的副院长任建安,是一名测绘高级工程师,1983年参加工作的他,至今坚守在这个岗位上。他说,冬夏两季节是测绘人最难熬的季节。冬天作业,一天下来手指往往被冻得通红。当记者问及,为什么不戴手套呢?“戴手套会影响机器使用,影响数据收集。”任建安说,接到葛岙水库勘测任务正值三九天,由于任务重、时间紧,测绘队员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带上干粮,深入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在没有信号的深山老林,他们不等不靠,爬到山顶、爬上树梢,寻找信号。困了累了,就钻进车里打个盹。一整天下来,好多队员的手冻红了、冻伤了,爬满冻疮。对他们来说,夏天最怕的就是蛇虫鼠蚁。测绘队员一头扎进齐腰高的草丛中,一脚下去都不知道会踩到什么东西。夏天,队员们的手上,很多时候会被毛虫蛰伤,红肿发热……

    王小峰是参与剡江(畸山至萧王庙)及支流河道治理工程项目设计的一名主设计师,高级工程师,从业15年的他,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王小峰的孩子今年刚上小学,暑假答应孩子陪着出去玩,但眼看着暑假快过去了,王小峰苦笑说:“手头的工程还没完结,至今未兑现对孩子的承诺。我老婆已经不指望我了,她也知道一个工程没结束,我也是心有余力不足。”舍小家,为水利,水利发展任重道远,选择成为一个水利人,他任劳任怨,始终坚守在设计第一线。

    “温室里的花朵”,王小峰说这样形容他们这行最贴切,因为长时间在办公室伏案设计,虽然没有经历风吹雨打暴晒的他们,看起来比同龄人显得年轻许多,但是由于伏案作业,长时间的脑力劳动,颈椎病、鼠标手、失眠症在他们身上是常见病症。

    从业6年的魏艳红是一名工程师,是一位哈尔滨姑娘,大学毕业就来到了奉化。一年回两次家,其余大多时间都在设计院的办公室、宿舍。她说,每当接到大工程时,几乎可以几个月不出办公大楼大门一步。办公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像极了学生时代日子。

    ……

    以傅杰民为核心的勘测设计团队,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水利事业上。他们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是年轻一代的榜样,影响着全院的每一名党员、每一名青年员工。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的重大使命和责任,他们手握卷尺,书写青春,积极投身到水利勘测设计工作中,无怨无悔。

    􀴁记者 王曙丹 

    通讯员 姚鹏东 

    袁小岗 王甲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身影出现在喧嚣城市的边缘,道路崎岖的田间,人迹罕至的山间。他们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过家门而不入;他们群策群力、废寝忘食,伏案夜战;他们默默无闻,质朴而谦逊。

    走进区水利规划发展管理中心·水利勘测规划设计院的办公大楼,这栋位于老城区居民弄堂里的上世纪80年代的建筑,见证着这群人在这里挥洒汗水的青春岁月。

    设计师在商讨设计图中的细节

    从无到有 敢为人先

    “溪口剡江河道整治工程”“泉溪江小流域治理工程”“西北平原低洼区防洪排涝工程”“县江龙潭段防洪工程”……一项项竣工的、在建的水利工程为我区加快建设现代化健康美丽新城区的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先行者,从事规划研究、勘测、设计的区水利规划发展管理中心·水利勘测规划设计院功不可没。

    奉化区水利规划发展管理中心前身为上世纪60年代成立的奉化水利局设计室,是水利局内的一个事业编制科室。1994年,从水利局分离出来,成立奉化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成为独立事业法人的水利局下属事业单位。

    2002年底,傅杰民受命于危难之中,从一个普通的事业单位技术人员,直接委任为奉化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副院长,主持日常工作,成为一个单位负责人。当时的设计院是个编制有10个,实际在岗只有5个事业编制员工的事业单位,人员缺失严重、技术力量薄弱、业务单一。傅杰民接手后,身上的责任可谓重大,对一个从来没有当过领导的人来说,压力可想而知。他只能在管理上进行摸索、创新,从不懂到入门,一步步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同时带领着设计院发展壮大。

    2007年,在傅杰民的主导下,单位进行企事业分离,在保持原来事业单位不变的基础上,组建了下属国有企业水利勘测规划设计院。它的成立,不但为企业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及发展壮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完成了设计院完全可以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进行运营的转变。

    2010年,在傅杰民的推动下,事业单位进行体制创新,经市编办同意进行职能转变,由以水利勘测、设计为主转化为以规划管理、研究为主的职能工作,并更名为奉化市水利规划发展管理中心。该中心成为全省水利行业第一家以水利规划管理和研究为主要职能的公益类事业单位,成为水利局下属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傅杰民说:“一年以后,浙江省水利厅也成立了水利规划中心,而我们的成立时间足足比水利厅的规划中心早了一年。”

    职能转变后的区水利规划发展管理中心,主要职能工作是为全区水利规划提供管理保障和技术支持,编制水利发展中长期规划,组织编制和审查水利综合和专业规划,承担水利宏观课题研究。规划中心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水利工作思路,积极做好区委、区政府和区水利局的治水参谋。2013年以来,区水利规划发展管理中心组织编写了《奉化市城区、溪口镇、尚田镇、大堰镇河道综合治理规划》等一大批规划报告,为奉化的河道治理提供了前瞻性的规划思路和可靠的规划依据,绘制了一幅洪可泄、涝可排、水可用的水利建设发展新蓝图。

    下属企业区水利勘测规划设计院自2007年底成立开始,已经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到现在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40多个员工,其中中高职称技术人员20余人,技术力量雄厚,专业门类齐全,综合服务能力强,具有丙级水利设计资质的综合性勘测设计院。也成为在浙江省内区县一级最具规模、最具实力的综合性水利设计院。

    在设计院,从领导干部到一线职工,团结协作、鼓励干事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氛围。以傅杰民为院长的管理团队不但专业能力强,学历高,均为水利高级工程师,行业专家,而且在工作作风上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积极带领全院干部职工为加快水利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近年来,该院主持完成了一系列省市重点水利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其中,2007年,设计完成的县江河道尚田段整治工程,项目总投资为1.5亿元。2008年,设计完成的泉溪江小流域治理工程,项目总投资为1.2亿元,改善了周边的生态环境。2009年,设计完成的溪口剡江河道整治工程,项目总投资为3.9亿元,是当年浙江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该项目的实施为溪口镇实现成为长三角著名的旅游城镇和宁波重要的旅游景点打下了基础。2013年,设计完成了西北平原低洼区防洪排涝工程,项目总投资为2.3亿元。

    严谨缜密 业务过硬

    区水利勘测规划设计院的业务范围包括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图审查、工程造价咨询、水土保持编制及园林景观设计等。该院始终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第一”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该院以“重于调查研究,勤于学习请教,慎于三思而行”为工作方针。2016年至2017年,该院主要完成了县江龙潭段堤防整治工程、剡江(畸山至萧王庙)及支流河道治理工程、泉溪江小流域二期工程、龙潭滞洪分洪区改造工程等重点工程,以及一大批河道治理和山塘水库维修加固工程的测量和设计工作。

    分管设计的副院长应云娟是一名高级工程师,她说,设计人员的每一张图、每一个方案都关系着工程的优劣,一定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精雕细刻,把最美的设计方案奉献给美丽的奉化。诸多的工程设计占据了她生活的每一天,为了验证一个数据,查阅大量有关资料到深夜;为了一个问题,与其他同事探讨起来面红耳赤。“水利设计与其他设计不同,数据再小,都必须做到有据可依,严谨缜密,因为这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应云娟说,近些年水利工程越来越重生态、景观建设,这对水利规划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拿县江龙潭段堤防整治工程项目来说,包括了水工设计、景观设计、市政设计、建筑设计、电气设计等方面,涵盖了五六个工种,这就需要配备设计师10余人。一张设计图的出来,要经历多个步骤,而每个步骤又要经历设计、校核、审查、核定4道程序。不仅如此,设计图出来后,设计人员必须跟踪项目,看施工单位是否严格按图施工,要对图纸进行解释,与实际不符要调整图纸,完善修改设计图,参与施工验收等。

    该院全体员工在认真工作的同时,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不忘虚心求知。在日常工作中,向书本学习专业知识,解剖工程实例,利用点滴时间,走到哪学到哪。日复一日,刻苦钻研,孜孜不倦。同时,还向同事学习,向前辈学习,形成了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为了让员工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实现政治、业务双过硬,设计院对所有的员工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不但要“专”,要熟练掌握水利规划设计专业知识,谙熟相关法律制度,而且还要“精”,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