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今年以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好于预期、好于往年、好于全市平均”的态势,在全市“双底线”考核中排名总体靠前。面对成绩,我们不能沾沾自喜,而应看到,发展底子还不牢、城乡面子还不美、破难法子还不多等诸多问题亟待破解。我们必须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持续不断加以改进,鼓足发展干劲,延续良好势头,创造更大成绩。 要聚焦“双底线”考核,突出指标维护。在“双底线”指标维护中,除了要对亮绿灯、“领衔”的指标,继续开足马力、再接再厉,争取更高的增速外,更要对亮红灯、“挂科”的指标,加强分析研判、做好沟通对接,对症下药、精准施策,争取早日“扭红为绿”,确保完成全年下达任务。要始终保持“争先恐后,不甘人后”的竞争状态,坚持把自己摆在全区、全市乃至全省的“坐标系”中,跟强的比、同快的赛、与高的争,努力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多做积极贡献。 要聚焦“五大攻坚战”,突出重点工作。各地各部门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级带着一级干、一项接着一项干、一个盯着一个干,确保干出成效、干出实绩。继续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按照前期项目抓报批、储备项目抓转化、在谈项目抓落地要求,进一步巩固好“大招商、招大商”的良好势头。持续打好治水治污、小城镇环境整治、治危拆违等攻坚战,确保在规定时间节点内完成“剿灭劣Ⅴ类水”“污水零直排区创建”等重点任务。推进重大平台突破,不断健全溪口雪窦山、经济开发区、滨海休闲旅游度假区等管理运作机制,加快中交未来城、宁南贸易物流园区等区块开发,着力打造集聚发展、优质发展、高效发展格局。 要聚焦“一三五”要求,突出形象改变。还有不到3个月,奉化将迎来撤市设区一周年,要全面对标“一年一个样”要求,全力推进城市外在形象改观和内在品质改善。要系统梳理现有项目进展情况,在建项目要加快实施进度,争取早完工、早投产、早出形象。应开工未开工项目要加大攻坚力度,尽早落地、尽早启动,确保在11月17日撤市设区一周年之际集中开工一批重大项目,以项目的大推进、大建设、大开发来提升城市环境、提高城市能级、提振城市信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全力推进各项民生实事工程,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全区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老百姓切实享受到同城化红利。 百尺竿头更思进,扬鞭策马再奋蹄。上半年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势头,令人民群众有了更高期待、让社会各界对奉化有了更多关注,各地各部门只有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以一刻也不放松、一天也不耽搁的劲头抓发展、抓落实,才能巩固这么好的势头,满足这么高的期待,响应这么多的关注,确保实现“全年红”“满堂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