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A4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8月25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学生活费有标准,你怎么看?

    近日,浙江一位妈妈每月给上大学的女儿1200元生活费却被开玩笑地质问“是否是亲生”一事引发了热议。更有媒体北青报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近3成大学生每月生活费超过1600元。餐饮伙食所占比例高达48.16%,购买穿戴和社交娱乐位于第二、第三。部分学生缺钱时还会使用“互联网借贷”。对于大学生活费的标准,许多人说法不一。让大学生自己打工赚钱,还是父母多给一些生活费,对此网友们各抒己见。

    本期主持 王楷文

    大学生应该自己赚生活费

    @楠木青城:大三结束,马上要上大四了,上了大学之后从不花父母的钱,都是自己打工赚取生活费。父母一个月给我多少生活费无所谓,全靠自己挣。不过家里有钱就多花点,没钱就省着点,没必要攀比,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同。

    @Tiger-Tb:父母给你交学费就不错了,一个大学生都成年了,就不知道怎么赚生活费吗?我是过来人,大学有的是时间,自己想快活,自己想办法赚钱,除非你是有钱人家的孩子。穷孩子就应该自立,还有大学期间,我个人建议在校生应该多接触一下社会。

    @唐赢心:读书时很想买一台苹果手机,哥哥跟我说,等你将来出来工作了,要买什么都可以,爸妈已经力所能及给了我们最好的。现在哥哥已经靠着自己努力在广州买车买房,我也早就买了梦寐以求的手机和电脑。所以,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靠自己才是硬道理。

    @或多:其实我真的不能理解现在学生的价值观,喜欢什么自己努力去争取不好吗?靠什么父母,我很自豪我是个富有的人,而不是我父母很富有,至少我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自己赚的。

    按所在城市消费水平给生活费

    @闪闪爱Philip:我的大学在成都,每个月2000元的生活费,要交网费、电话费,再添点日用品之类,女生还要买化妆品和护肤品,有时候同学间聚会要花一两百。偶尔进城逛一下街,吃一顿好的又是一两百,回家来回花将近两百,我真的感觉一个月2000元过得紧巴巴的,希望父母能参照城市的消费水平给生活费。

    @滕较瘦:那些说几百就够的网友,能别吹牛吗?早中晚三餐,早饭5元,中餐晚餐各10元,也要25元,除了吃饭你没有其他花销?除了吃饭就是睡觉?同学拉你聚会聚餐你一概不去?女生不用买些化妆品润肤霜?来回车票不要钱?每个月花几百怎么可能呢?按消费水平来好吗!

    @趁司:日常开销1600元不算多的,我自己也是小县城去北京读大学的。日常吃食堂,偶尔校门外吃点好的,也不过20块一餐,主要是有时候会聚餐什么的,这个就花销比较多,一次50-150元都有可能,所以吃饭的花销大概在1000元左右。

    @KissKissnu:每个人消费观不一样,所在的城市、面临的环境也不一样。一线城市的开销跟其他城市能比吗?我觉得一个月1200元还好的,其实大大小小需要花钱的地方真的挺多,建议父母按照孩子所在城市的消费水平给生活费。

    理性消费是关键

    @脆皮可爱多:1000元有1000元的活法,2000元有2000元的活法。我钱多时就给自己添衣裳化妆品,钱少就少买些,吃便宜点的东西。有钱时出去游玩一下,没钱时就几个小伙伴一起AA制,生活怎样都能过,开心就好,理性消费是关键。

    @做一个明媚的女孩子:生活费不能按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每个人生活方式不同,你花的少,觉得自己省钱了很开心,我花的多我还觉得快乐呢!所以,按能力生活,理性消费。

    @大胖胖:大学生应该理性消费,对一切有所规划,让大学生学会理财,对以后生活都有帮助。

    @青衫旧巷:孩子消费方式也是门必修课,我们做家长的对此也很看重。尤其是在准大学生跨出家门,迈进校门,即将进入社会这个关键节点上,更加注重培养他们学会理性消费、俭朴生活的好习惯。

    编后:

    大学生拿到每个月的生活费之后都应该有一个消费规划。形成理性消费观念,这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生活能力和态度。放眼未来,大学生即将走上社会,并非每个人都可以不心疼钱包,做“只买贵不买对”的富豪。很多人只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面对这种现实,大学生学会理性消费,既是对父母劳动的尊重,也会让自己终生受益。学校、家庭、社会应该三方面共同努力,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