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A3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8月30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956年那次强台风

    􀴁卓涨鸿

    今年第13号强台风“天鸽”袭击广东省,造成10多人遇难,超500人受伤,经济损失惨重,让人不禁回想起了1956年的那次登陆象山港的强台风。

    61年前的1956年8月1日,农历丙申年六月二十五,12级以上强台风在象山港登陆。我们宁波地区受到有史以来最大的台风,特别是象山、宁海、奉化、鄞县、镇海五县受灾最为严重。

    8月1日上午,我们松岙后山农业生产合作社近10个社员在庙前塘收割早稻,割稻时天还未亮,几个社员发现很远的东边闪了几道白光,大家都预感到怪异的天气可能会给人们带来灾难。风雨逐渐增大,抓紧收割好几亩早稻,把稻谷挑回来,把稻桶也顶回来,尽量减少损失。

    傍晚时分,风雨交加,风越来越大,当时没有广播和气象预报,我们一家四人住在木结构二层楼上,一阵阵大风刮来,感到房子在摇动。当时没有电灯,油灯也点不着,瓦片飞起来的碰撞声非常吓人,我们住的房子屋顶压栋砖翻了,瓦片飞了,屋漏水了,整排楼屋倾斜了。

    第二天风雨小了,但传来了许多不幸的消息:某某人家的墙倒了,某某人家的屋倒了,桥断了、路毁了、船翻了……一个最大的不幸消息是海塘倒了,海水已到海沿村省元塘了。松岙镇从东至西有许多海塘:五百岙塘、湖头塘、中娘岙塘、家贺塘、金夫湾塘、北曲塘、小埠塘、大埠塘全都倒光了。千百年来祖先一代接一代填海造田创造的全镇3万多亩水稻田变成了一片汪洋,因为填海造出来的田都在海平面以下。海塘第一道防线垮了,第二道、第三道防线都不堪一击,里面的所有内塘都垮了。东边的营口、五百岙、长沙湾、湖头渡、五分头、上半塘、海沿、塔头、景祐庙、大埠、大庙等自然村村前都是咸水,鱼、青蟹都随海水流进海沿村瑞丰农业生产合作社牛栏里了。

    当时水稻田里种的大多数是单季稻,要到秋季才可收获,海水倒灌近3万亩稻籽粒无收,当地人民的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后山农业生产合作社几头水牛关在洞桥头碾子间里,碾屋倒塌牛被压死。在省元塘塘堤有60多棵百年大松树,是松岙一道风景线,都被咸死了,唯有3棵香樟树幸存。山上大树、毛竹许多连根拔起,朱夹岙西湾山有一抱大的松树百余株都被拦腰折断。岭头村屋后十几株200多年树龄的合抱大树被吹倒,森林遭到史无前例破坏。

    当时松岙周边如海头、何家、时甸、家贺塘、狮子口等小部分人家被海水所淹,无法居住,宁王塘自然村变成泽国。

    那次12级台风还引发了海啸。农历六月二十五本是小潮汛,因为象山港的港口是朝东北方向,台风风向是东北风,千千万万巨浪沿着港口涌进象山港。也很巧,台风登陆时间正好是涨潮时候,大风、大雨、大潮三碰头,原来的小潮汛变成了大潮汛,涨潮的速度加快,潮位也特别高。当时,有几条较大的运输船在北曲塘塘堤下避风,几个管船的船员在极度危险的境地下弃船逃生,从船上爬到岸上,在岸上人也无法站立,只好慢慢地爬,爬了200多米路才到南碶头碶闸间,总算保住了性命,他们只听到强台风的呼啸声、巨浪的拍打声和木帆船的撞碎声,如再迟一步逃生就与船同归于尽了。在象山港缸爿山避风的2艘军舰被大浪推上半山无法动弹,所见景象触目惊心……地处象山港畔的松岙,革命老区风景秀丽,是一个有着1500多年的渔米之乡,一夜之间被台风破坏得千疮百孔,面目全非。

    后来几天雨也很大,山上有几十处发生泥石流,王夹岙大溪坑的3道水坝被冲垮,大石坑泻水岩的水也很凶,仕溪桥断了,冲下去溪坑改道了。后来才知道这次台风下了160多毫米雨量。

    当时有人传说象山重灾区因多处大坝被毁、海水倒灌,淹死了近万人。后来证实象山县死了6000多人,宁波地区共死了8000多人,灾害之严重可想而知。

    1956年至今,屈指一数已一个甲子,经历过那次灾难的当地百姓还有一种谈风色变的感觉。此后60年来,象山港登陆的台风也有多次,都未造成重大灾害,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没有发生海啸;二是多年来国家拨出大量资金加固了海塘,如松岙的狮黄塘2000多米长的塘坝建成能抗12级台风的标准海塘;三是气象部门报告及时准确,各级领导对抗台非常重视,事先检查,消除隐患。台风不来是不可能的事,只有加强防范才能减少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第一大事。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