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A2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9月06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明礼让意识明显提高 酒驾数量较往年下降

开车打电话现象偶有发生

    􀴁记者 毛超峥

    通讯员 陈凯

    随着我区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驾驶安全、出行安全成为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近几年,随着酒驾入刑、文明礼让斑马线等交通措施相继出台,司机的安全意识和文明意识是否随之提高?就此,记者进行了街头采访。

    文明礼让意识提高

    9月4日上午7时半,记者首先来到溪口客运站,在出站路口划有行人斑马线,路口栏杆两侧树立了文明礼让斑马线的提醒标识。记者看到有七八位市民正准备通过路口,前往站内坐车。此时,一辆中型客运车最先停靠在斑马线前,随后一辆黑色轿车也停靠在客运车旁,直到行人都通过马路后,两辆车才重新启动。而在区中医医院南门路口记者看到,出租车、公交车是文明礼让的主力军。当看见有行人经过路口时,出租车车辆提前开始减速,等行人通过后才缓缓通过路口。

    在一些没有礼让标识的路口,司机也常主动停车让行。上午9时,记者来到南山路上的天艺教育城门口,有两位老人正小心翼翼地通过一个没有人行横道线的路口,两辆私家车见状都减速停在路口以便老人通行。但记者也注意到,部分私家车司机的礼让意识仍有待提高,个别司机看见行人通行时,不仅不减速让行,还鸣笛示意。

    开车打电话现象偶有发生

    在中医医院南门口,记者看到一位私家车主,一手拿着手机一手搭在方向盘上,缓速行驶了近百米后停到了中山路与茗山路路口的信号灯前。此时正值上班高峰,该路口附近不仅行人和机动车数量多,而且不时有电动自行车与该私家车擦肩而过。

    而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了南山路上,记者在天艺教育城门口看到一辆黑色SUV正由北向南行驶,透过车窗玻璃记者清楚地看到,司机正保持通话状态,车速却丝毫未减。

    酒驾数量略有下降

    此外,记者从区交警大队了解到,截至9月,我区今年共查处酒驾350余起,醉驾180余起,和往年相比酒驾数量略有下降。自今年1月1日开始,区交警大队联合各辖区中队开展“一创一治”工作,将查处酒驾、毒驾等行为常态化。“每周各辖区中队开展酒驾查处工作的时间和地点不固定,但城区和各镇(街道)都有实施。”区交警大队法治室主任沈明杰告诉记者。

    为更好地科普酒驾危害,区交警大队还利用大成路与南山路路口的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片,并结合交通事例开展交通安全知识进社区、进校园活动。随着宣传工作不断深入,市民的意识和配合程度明显提高。

    但沈明杰也提到部分司机为逃避检查而不惜跳河或强行闯卡,这样反而使他们面临更为严重的处罚。“司机饮酒后反应灵敏度明显下降,希望广大市民能牢记安全意识,不要心存侥幸。”沈明杰说。

    相关链接:

    “条例”解读

    《宁波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第二章第十条规定公民应当遵守交通文明行为规范,不得实施下列不文明行为:

    (一)驾驶或者乘坐机动车时,向车外抛掷物品;

    (二)酒后驾驶机动车;驾驶机动车时,手持使用电话、超速行驶、随意变道;违反规定使用远光灯、鸣喇叭、停车和占用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消防通道、应急车道;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不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时,不停车让行;

    (三)驾驶非机动车时,违反交通信号指示行驶,逆向行驶,超速行驶,在机动车道、人行道上和公园、广场内行驶,违反规定占用机动车道、人行道,违反规定停车和载人载物;

    (四)行人违反道路交通信号指示横穿道路,违反道路通行规定在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上行走或者跨越交通护栏;

    (五)机动车、非机动车驾驶人和行人不避让执行紧急任务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

    (六)违反规定在公共交通工具内饮食、大声喧哗;

    (七)其他违反交通文明规范的行为。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