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A4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9月08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于风靡全国的“硬币测试”,你怎么看?

    近日,“硬币测试”风靡全国。广州、上海、重庆、成都、石家庄、南京、北京、杭州、长沙、西安等地都刮起了“硬币测试”风,过程和模式相差无几。大多是在公交站点或者广场上放置一个盒子,里面装满硬币,并在旁边摆放告示牌,写着“如你急需用钱,请自取硬币,每人最多5元”。前段时间,奉化太平洋购物广场和银泰城也出现了类似的“硬币测试”。“硬币测试”能否真正测出道德和人性?对此,网友们各执一词。

    本期主持 毛淦颉

    能测出公民道德素质

    @smile不完美的夏天:这个测试可以看出公民的道德素质,城市的文明水平,有利于塑造我们城市形象,提高我们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周游所长:测试中大家基本上不会随意拿取。即使过了很久,硬币数量还是保持原样。有些地方还有市民往里投钱,一天下来硬币非但没有少,反而变多了。盒子里多出来的不是硬币,而是一步步上升的公民素质。暖心的正能量。

    @自动都矛戟:街头出现一箱硬币,无人监督、任意自取,结果不少反多,颇有些“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味道。可以给箱子取个名,叫“爱心接力箱”,放在显眼的地方。身上有多余的硬币,可以奉献爱心,同时有需要的人可以急其所用。

    @诺诺的皮蛋:把一箱硬币放在街头的暖心举动,传播了更多的正能量,促进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为发起者鼓掌。

    @zhongshanFE:虽然现在手机支付已成趋势,但遇到缺硬币的情况,仍旧让人抓狂。“一箱硬币”显然急人所急。我曾经碰到过因为差1元钱而步行6公里的囧事,全国各地都搞这个免费领取的硬币箱,真是让人感到暖心。

    测试方式不科学

    @全蚊思凳耗:首先,测试方法就不科学。1元钱无人取不能证明什么,你放一箱100元的再试试!

    @chuanchuan-y:有相机全程拍摄,根本不像是在暗访。昨天路过那里,一看就知道是作秀,楼梯上一男一女端着单反在录视频,一边还聊着每个路过钱箱子人的行为举动。

    @谁叫我路过:这样的所谓测试已在全国各地的公共场所出现,几个微信公众号在不同地点进行类似的测试,都收获了可观的阅读量。当地的各种网络营销公众号都号称自己做了这样的测试,情节和套路几乎一模一样,结果都收获了所谓的“城市正能量”和“满满的感动”。

    @阑夕:事实上,一箱硬币的测试结果,并不能100%反映出市民素质。反观各地层出不穷的“翻车抢货”新闻,在没有监控的区域,有人哄抢一空,也有人帮忙捡拾。有好有坏,这才是真实的人性。

    @便士小姐T-Mac:如果深究一箱硬币的来源,不难发现,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营销。

    不建议拿人性做实验

    @故光能:人性测试本身就让人生厌。我们每个人都期待社会充满善意,但是这种人性测试,故意为了正能量而制造正能量,难免让人有点抵触。

    @摇滚小肥肉:这样的活动有何意义?或许发起者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最好不要测试人性,适可而止!

    @bug先生:不可否认,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地市民素质的进步有目共睹。但如果靠着一场人性测试,就来鼓吹社会正能量,难免中了“套路”的毒。

    @的乌爱戴:强行正能量的后果,就是把人当傻子耍。人性不是用来测试的,也别用这结果来做结论,坚信一点,真的善良都是美丽的。

    编后:

    这场风靡全国的“硬币测试”,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管做法是否妥当,但让国人对公民道德、人性等引发了关注讨论。测试只是一种形式,多一些真正的善举才是我们应该倡导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