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区水利局紧扣现代化健康美丽新城区建设目标,以兴水利、除水害,保发展、惠民生为水利发展主线,克服建设资金短缺、融资平台收紧、项目审批阻滞等难题,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全力加速水利工程建设进度。截至8月底,已完成水利投资7.5亿元。 记者 王曙丹 通讯员 姚鹏东 ■ 工程建设全面提速 葛岙水库工程。完成投资1.5亿元,占年度投资的50%。目前,水库相关专题报告基本已完成,水库工程初步设计已启动,移民安置规划大纲征求意见稿已完成,正在征求意见,库区花木评估大部分已完成;安置房勘察基本已完成,初步设计方案报批稿已完成,相关专题报告基本已完成初稿,已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场地表土已剥离,监理招标工作已启动;迁建公路A线三集中场地建设大部分完成,施工便道和桥桩施工;公路B线完成红线放样,政策处理、施工与监理招标正在开展。 甬江防洪工程东江、剡江堤防整治工程。完成投资2.0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2.5%。14个标段中,已有10个标段完工,剩余4个标段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5%。除东江Ⅷ标段外,其余标段将于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 西北平原低洼区防洪排涝工程。目前一期主体工程已完工。开始发挥渗、滞、蓄、排等多种功能,有效解决了滕头、傅家岙及周边村的雨水净化和洪水蓄排问题,实现健康、可持续的水循环。 县江龙潭段防洪工程。完成投资1.0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9%。河道迎水面一级挡墙、二级挡墙基本完成,左岸堤防回填至设计防洪高程;龙潭堰、龙潭橡胶坝主体完成;7座水闸完成约80%;栎树塘泵站完成泵室混凝土浇筑及土方回填。 桐照栖凤标准海塘建设工程。完成投资5200万元,占年度计划的74%。Ⅲ标段已通过完工验收,Ⅰ、Ⅱ标段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5%,年底前可完成海塘的主体工程。 剡江(畸山至萧王庙)及支流河道治理工程。完成投资3600万元。目前,该局正全力协调参建各方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年底前完成投资任务。 柏坑水库扩容工程。总投资8.99亿元。目前,项建书已完成编制,正在立项报批,移民大纲正在积极向上对接,前期测量正在进行,施工道路初步方案设计已完成。 龙潭滞洪分洪区改造工程。估算总投资12.5亿元,总征地面积1513亩。目前,项目建设指挥部已成立,并已移交给水投集团实施建设,计划年底前“三通一平”等附属工程开工。 东江(葛岙至高楼张)堤防整治工程。总投资约15亿元,工程南起葛岙水库下游750米处,北至高楼张,整治河道13.5公里,新建堤防27公里。改建、新建水闸8座,新建泵站3座,新建、改建堰坝3座。目前正在编制项建书。 ■ 民生水利再添新彩 以“剿劣”工程提升城乡水环境。上半年来,区水利局主动出击、铁腕治水,以水环境整治工程为抓手,重点抓住“清、修”两个环节,着力消除水体污染病灶,着力改善污染水体净化能力。做到“一个劣Ⅴ类断面、一套技术班子、一套改造方案”,扎实推进水环境工程整体建设进度。截至目前,计划实施的5项“劣Ⅴ类”河道治理工程中,广渡渠治理工程、龙潭渠治理工程、县江清淤工程已全部完成,城区西街河、南门河、锦溪河和县江水质大大提升;广平渠治理工程完成工程量的90%,预计9月底可完成全部工程;斯张河支河治理工程完成工程量的91%,预计10月份可完成全部工程。投入3900万元,累计完成河湖库塘清淤133万方,完成计划任务的96%,清淤河道长度151公里,完成计划任务的105%,并重点选取了18条河道进行淤泥成分检测,为下步淤泥无害化处置做好了准备。 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提升农业综合水平。2017年我区计划实施6个节水工程项目和2个智能化喷微灌项目,计划投资638万元,受益面积2500亩。截止目前,已基本完成奉化区权伟喷滴灌工程、奉化区德馨园水蜜桃滴灌工程、奉化区昱丰农业滴灌工程等3个喷滴灌工程,共投入资金200万元,受益面积1100亩。 以标准化水站建设提升农民饮用水品质。2017年我区计划创建5座标准化水站,到目前为止,兴化山水厂、石头岙水厂、五百岙水站、畸上村水站和溪口镇水厂均已通过标准化创建验收。 以小流域治理工程提升城镇生态环境。2017年,计划实施3项小流域治理工程,总投资4500万元。截至8月底,松岙镇松溪小流域已完成总进度25%,大堰镇县溪小流域已完成总进度60%,萧王庙街道泉溪江小流域已完成总进度的65%,完成投资2000万元。 ■ 防汛防旱扎实准备 强化防汛意识,进一步落实防汛责任制。针对今年领导班子换届的特点,及时调整和健全各镇(街道)和有关部门的防汛抗旱领导机构。小(二)型以上水库逐库落实防汛保安责任人,安全监督责任人,水库大坝巡查人员;对全区山塘、海塘、碶闸落实了行政责任人及管理巡查人员。在3月14日前完成了防汛防旱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根据轻重缓急采取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相结合的办法落实整改。整改情况实行核销制,所有问题在“奉化水利内网”微信平台上进行登记,整改完成一个,核销一个,确保整改落实到位。 强化物资队伍建设,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全区根据防汛物资储备要求,共储存5万只麻袋、1.5万只编织袋、一辆抢险照明车、一台应急移动抽水机组以及一批水泵、钢材、水泥、闸门板等抢险物资。同时,根据需要向社会签订了抢险物料装载机、挖掘机、平板拖车与运输车辆等调用合同。全区共建立抢险突击队和专业抢险队伍共370余支,人员3700余人。其中区级队伍一支125人,配冲锋舟5艘,橡皮艇53艘,救生衣300套。 强化监测预警,提高预测预报预警能力。2月初,该局就对全区46个水位观测站、25座预警广播、13个河道断面视频监控装置、24个水位报警站、5个水位语音报警站和50个村级简易雨量自动报警站、45个雨水情遥测站点进行检查,修复故障站点,更新设备和电池,确保信息网络和遥测设备畅通。同时,方桥三江口潮位站、县江大闸自动流量站以及湖头渡潮位站土建工程已于4月底前完成设备安装调试,为全面掌握我区东江、剡江、县江的洪水变化情况及咸潮情况提供依据,为全区的防洪调度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撑。此外,该局不断加强对预测预警平台操作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基层防汛防灾人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为做好今年防汛防台抗旱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 水利改革稳步推进 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完成。今年以来,该局按照“全面梳理、重点突破、分步快走”的原则,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努力形成覆盖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裁决、行政服务领域的“一次办结”机制,加快形成部门联合、随机抽查、按标监管的“一次到位”机制。3月25日,区水利局窗口所有的三项半事项(48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或“零上门”。 标准化管理创建稳步推进。2017年,计划完成省级平台项目创建60项。该局采用“以工程管理单位为主体,创建牵头单位为重心,各配合单位为辅助”的“三位一体”工作模式,两册一表编制、标示标牌制作安装、划界方案拟定、信息化设备更新改造等工作均已完成委托。截至8月底,我区已完成标准化管理创建任务项目42个,占年度计划的70%。下步,该局将继续督促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加快创建进度,严格把关创建质量,圆满完成本年度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建任务。 水投集团顺利组建。根据我区国有企业改革相关精神,按照人员分离、职能分离的操作要求,我区水利局协同区国资局稳步推进水投集团组建,集团公司于9月1日正式挂牌。集团成立后,区水利局作为水利主管部门将负责重点水利项目的前期谋划、实施计划和协助协调,具体项目的立项、方案论证、项目审报等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由水投集团负责,实现管建分离。 ■ 水资源管理不断规范 严格规范行政审批。截至目前共办理审批项目24家,其中,新办理取水许可证1户,占用水域7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7家。 严格实行依法行政。截至目前共巡查124人次,处理群众来信、来电、来访5件。及时制止违法行为8起,立案3起。开展河道“清除河障”专项整治行动,共清理非法种植面积约4.8万平方米,垃圾150余吨,拆除涉水违建3处,面积370平方米。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创建,实施取用水管理专项检查,对5万吨以上取水户实行了计划用水制度,计28家。按计划完成了对各站取用水管理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督促、整改,有效促进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