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贤君 舒恩杰 本报讯 松岙镇扎实推进“四个平台”建设,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打造全科网格,不断创新完善综治网格建设,并积极探索打造出一个具有松岙特色的全科网格管理新模式。 优化网格层级设置。按照构建全省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的总体要求,根据实际情况,该镇区域统一划分为24个网格,将所辖居民区、工业区、商贸市场、山林流域等部位、区块均纳入网格化管理,网格划分后作为村(社区)以下的管理服务单位。同时将水利、消防等涉及基层社会治理的部门工作也纳入网格,并根据社情及工作量,将在村(社区)的各类协辅人员整合建立一支专职网格员队伍,并统一充实到网格,实现“多元合一、一员多用”。 健全网格工作机制。该镇制定出台《全科网格暨网格员队伍管理办法》《网格管理考核办法》等工作制度。每个网格确定一名网格长,网格长一般由村干部担任,网格长是所在网格管理服务总负责人,全面掌握网格内人口、家庭、房屋、单位、企业等基础信息和重点人员、重点场所、重点物品的基本情况,及时录入、更新相关数据。同时,负责排查发现矛盾纠纷、治安隐患、民生服务等各类问题,并收集社情民意,反映居民的诉求,提供相关服务。每个网格有若干名兼职网格员,由党员骨干、居民代表、小组长、“两代表一委员”、平安志愿者等担任。外来流动人口较多的网格,则适当发展部分外来人员担任兼职网格员。镇下派机关干部担任网格指导员,重点指导督促网格开展工作并帮助解决网格问题。 创新网格治理模式。重点针对8大类33项网格事务和22类走访对象,建立网格事务准入制,由网格员通过走访巡查及其他途径,统一采集各类基础信息和相关动态信息并上报,做到“基础信息不漏项、社情民意不滞后、问题隐患全掌控”。通过网格服务员每天及时上传辖区的各类矛盾纠纷,建立社情民意收集反馈机制,及时掌握群众诉求,做到管辖区域“底数清、情况明”。通过网格化精细管理,实现了服务重心下沉,为居民提供“面对面”“零距离”“心贴心”服务,网格服务员真正成为汇聚、承接、服务、解决民生问题的稳定器,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广泛好评,有力地维护了辖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据悉,正是由于该镇积极探索创新基层网格管理服务模式,通过主动、精细和系统的治理方式,改变了社会管理服务格局,充分缓解基层人手不够、力量不足的问题,真正实现了社会服务的“全天候”,社会治理的“全覆盖”,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和社会治理服务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