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毛超峥 通讯员 缪旭娜 年少时独自离家学习游泳,经历过夺冠的喜悦,也尝试过退队的不甘。兜兜转转,当董丽娜再次站在冠军奖台上时,她终于能平静地告诉自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少时学游泳 赛场得冠军 1997年出生的董丽娜是西坞街道蒋家池头村人。2004年正在白杜小学读一年级的董丽娜被宁波游泳俱乐部的老师一眼相中,征得父母同意后被带到了宁波学习游泳。当时在俱乐部里,董丽娜白天学习文化课,课后还要在泳池里学习一个半小时的游泳技术。少小离家加上性格内向,董丽娜的游泳之路十分孤单。由于思念父母,在初到宁波的半年里,她常哭闹着要回家。好在有老师和父母的照顾和关心,董丽娜逐渐适应了俱乐部的集体生活。 经过刻苦训练,董丽娜在蛙泳项目上崭露头角,曾在全省青少年锦标赛上获得冠军。有一年参加又一届青少年游泳锦标赛时,董丽娜一时兴起报了仰泳,仰泳并非董丽娜的主攻项目,她只在赛前进行了突击训练,不想也拿了冠军。自此董丽娜开始将重心转移到仰泳上,屡获佳绩。 顺利入省队 无奈又退役 在俱乐部期间,董丽娜慢慢树立了自己的目标:进入浙江省游泳队。2008年9月,董丽娜收到了浙江省游泳队发来的集训通知,在集训后顺利进入了省队二线。但进入省队后的喜悦很快被日常训练的“折磨”冲淡了,这里训练的强度是俱乐部的一倍,刚到省队的董丽娜光是跟上训练的节奏就倍感吃力。但她明白体育之路的残酷,于是咬着牙一步步去适应教练的训练节奏。一年后董丽娜顺利被一线教练选中,成为省队的一线运动员。 为了有资格参加全国比赛,董丽娜必须先完成一年两次的达标赛。就在她专心准备达标赛期间,一次意外的耳膜穿孔阻挡了她继续前进的脚步。“当时医生建议,我的耳朵条件不适合继续游泳。”带着不甘,2011年董丽娜从浙江省游泳队退役。 重燃游泳梦 奋勇夺4金 暂别游泳圈的董丽娜重新来到宁波市体育学校就读,改练帆船项目。2015年董丽娜考入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体育系,并结识了浙江省游泳队的教练史放,在他的鼓励下,董丽娜决心重返游泳赛场,专心准备2017年在杭州举行的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备赛期间,她还和浙江省游泳队一起前往云南参加高原训练,高原缺氧的环境、以往积累的伤病和超负荷的魔鬼训练一起折磨着董丽娜的身心,但参赛的欲望激励着她完成了25天的训练。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本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董丽娜一鼓作气拿下4枚金牌,给自己的学生生涯画上了圆满句号。比赛结束后董丽娜将运动员期间参赛获得的6枚金牌捐献给了蒋家池头村村委,对于接下来的人生道路她有自己的规划:想继续从事体育相关的行业,为体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