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毛超峥 通讯员 方赛 本报讯 10月1日凌晨,区人民医院接诊一名重度胎盘早剥的高龄高危产妇,经过产科、儿科、麻醉科、手术室等多个科室通力合作,及时挽救了产妇与女婴的生命。 当日凌晨4时50分,正在值班的产科医生李莹接到通知,称一名重度胎盘早剥的高龄高危产妇正送往人民医院,由于产妇已经出现产前出血的症状,需要马上手术。挂了电话后,李莹立刻做好准备,并向医生汇报。不到10分钟,产科主任吴明辉与副主任医师李锡珍先后赶至医院讨论救治方案。 5时25分,产妇到达医院,由于该名产妇出血过多,加之可能有宫腔内出血,产妇开始血压下降、脉率加快、胎心变慢,并进入休克状态,胎儿出现宫内窘迫。为此,医务人员争分夺秒展开抢救,6时02分,产妇在全麻状态下进行剖腹产手术,3分钟后,一名1850克的女婴顺利诞生。 女婴出生时皮肤苍白,哭声和肌张力全无,属于重度窒息。经过5分钟的紧急复苏抢救后,才渐渐恢复了些许自主呼吸,紧接着被早早等候在手术室外的儿科主任邓素翰和副主任医师孙碧霞等人转运至新生儿病房,作进一步的看护和治疗。产妇经过输血等抢救措施后,生命体征稳定,随后被转至ICU病房。 10月2日上午,记者在新生儿病房见到了这名女婴,由于是早产儿,女婴的个头比足月的孩子小了一圈。邓素翰介绍说,孩子由于体质较弱,只能依靠静脉喂养和辅助呼吸系统进行养护。“目前生命体征已经平稳,顺利的话两周后就可出院。”邓素翰告诉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