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A6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10月12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我们仨》有感

    溪口中心小学606班小记者 庄董蕾

    午后,暖暖的阳光洒在桌面上,我一眼便认出了它——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朴素的封面,不带有任何花里胡哨的装饰。于是,美好的下午,我沉醉于这本书。

    翻开书,细细阅读,字里行间,都充满着一股淡淡的忧愁。这是一篇回忆录,是杨绛先生回忆她温馨的小家的故事。从最初一个长达万里的梦到那些温馨的点点滴滴。杨绛先生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她用简洁而又充满悲伤的语言,回忆了丈夫钱钟书、女儿钱媛与她一起度过的那些快乐、艰苦的日子。

    杨绛先生说:“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我不小了,隐约地懂了点,知道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的含义。我从书中看出了杨绛晚年的孤寂生活。末尾,杨绛先生又悲哀地写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我只读懂了大致意思:人世间没有童话中那样美满的结局,没有单纯的快乐,人世间也没有永远。

    我静静地读着,默默地想着,书页在我的手中流逝,读着杨绛先生的回忆,品着那酸甜苦辣,那开心的、痛苦的、激动的、生气的,我都细细品味着。我反复咀嚼着先生的那些话,“我一个人思念着我们仨。”是啊!已经92岁高龄的她,心中该是有多少思念,才能写出这一本装载着满满回忆的回忆录。

    暮色,我坐在桌前合上了《我们仨》,闭上眼,满脑子都是那些温馨的繁琐小事。无论你拥有多少的金钱,拥有多大的权力,拥有多高的地位,也比不上一个小小的家来得温暖。哪怕那个家多么贫穷,但那种温馨是多少钱也换不来的。家!永远是一个最温暖的字,它是每个人的庇护所,每个心灵的庇护所。就算你拥有金山银山,你有一个灿烂的人生,但没有了家,那么你最终还是有着终天之恨。也许这就是杨绛先生想向我们表达的吧。

    躺在桌上的《我们仨》依旧如故。而我却思潮腾涌,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他们相守相助,相聚相离……指导老师 胡国芬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