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A7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10月18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黄贤馒头

    􀴁甘泉

    小时候最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的就是我唯一的哥哥。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只要左邻右舍一串鞭炮响起,我哥哥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出门外,一会儿就左拥右抱捧回10来个白白胖胖的大馒头。我问:“哥哥,馒头是哪里来的,是谁送的吗?”那个时候大家都只顾自家温饱,还有谁会这么大方送10几个馒头呢?这时我哥哥就会挺起胸膛非常自豪地说:“这是我抢来的抛梁馒头!”看着我一脸的不解,妈妈说:“这叫抛梁馒头,就是人家造房子在上梁时为讨个吉利,由木匠师傅从梁上把馒头抛下来,众人抢着吃。”

    而今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刷卡就买了房子,自己造房子的渐渐变少,抛梁馒头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成为一去不复返的记忆!

    到了黄贤,看到民俗一条街的馒头馆里有关抛梁馒头的典故,才知道抛梁馒头居然还有这么多的讲究!

    说上梁这天,房主备下丰盛酒肴,款待亲友帮工。上梁吉时一到,主人即点燃香烛,进行祭拜。建筑的领班师傅向大家打过招呼后,便高呼:“上梁啊!大吉大利!”众人便行动起来。先由掌墨师傅唱《鲁班调》,内容是记叙盖房全过程,意在祷告祖师鲁班,讨取吉利;再唱《上梁歌》,《上梁歌》比较长,很多都是即兴编唱的。帮忙上梁的亲友们往往和着掌墨师傅的韵调跟唱或托音,一边唱一边将梁慢慢升起、移动,最后由掌墨师傅安装。上梁的同时,还要鸣放鞭炮,增加喜庆气氛。屋梁被安装牢固后,主人将准备好的馒头一筐,交给掌墨师傅,由他从梁上抛下,边抛边唱:“抛梁抛得高,子子孙孙戴纱帽;抛梁抛过头,子子孙孙出诸侯。”满筐的馒头从梁上向四周抛掷,在场的男女老幼,争相取食,馒头虽击中头脸,也不退避。有些小儿则用饭桶或淘箩承接。除了吃“抛梁馒头”会大吉大利的俗信,也有人认为,馒头俗称“兴隆”,众人抢食馒头,新屋落成后就会日日兴隆、年年昌盛。

    而黄贤馒头作为农村最普通的食物,却成为了日本第一馒头的祖先,这个中渊源真是曲折离奇。据说当年著名隐逸诗人林逋的第七世孙林净因与日本来中国修行的僧人龙山德见有缘结交后,竟于1349年追随去了日本。应征夷大将军足利尊氏的弟弟足利直义的拜请,龙山德见做了京都建仁寺的第三十五代住持。彼时中国的馒头都有馅儿,且是肉类。因为僧人不吃荤的缘故,林净因为改善僧众们的伙食便用豆沙代替肉馅。豆沙馒头让僧众吃得赞不绝口。奈良是日本著名的佛教之都,日本贵族阶层主要的社交场所,因此,林净因的豆沙馒头,不仅在僧侣之间获得口碑,在贵族阶层之间也大受好评。由于林净因的“馒头屋”地处奈良,因此被称为“奈良馒头”。奈良馒头后被人推荐给了当时的后村上天皇。品尝到美味的后村上天皇大喜过望,对林净因宠爱有加,甚至将身边的宫女赐给林净因为妻。为感谢后村上天皇的恩宠,林净因在大婚之日,特意制作红白双色馒头款待各方。至今,日本人在迎娶新娘或是有什么喜庆活动时,都仍保持着赠送红白馒头的习俗。林净因由其子孙继承的“馒头屋”为躲避战乱撤离京都,躲避到三河国一个叫盐濑村的远方亲戚家居住,并改姓为“盐濑”。

    后子孙绍绊远渡中国并在宫廷潜心学习更多点心制作技术,学成回日本在战乱平定后的京都重新开业,立屋号“盐濑”,制作销售用山芋为原料的“薯蓣馒头”。薯蓣馒头口感松软,甜而不腻,很快成为京都的超人气点心,甚至连薯蓣馒头作坊的那条街,都被人称为“馒头屋町”。并获得室町幕府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的赠匾,上书“日本第一番本馒头所林氏盐濑”。

    林氏盐濑家的薯蓣馒头,不仅深受各代幕府将军的喜爱,与日本皇室也有极深的渊源。从室町时代开始,一直到后来的安土桃山时代、江户时代,并直至明治天皇定都东京之后,从明治到大正,再至昭和以及现在的平成,近700年来,都是专门管理日本皇族生活起居的宫内厅所指定的“御用点心”。因此,盐濑总本家制作的薯蓣馒头,曾享有允许使用日本皇室菊纹家徽的殊荣。尽管林氏盐濑家早在江户时代就已经将馒头店总部搬去了东京,但在它的发源地奈良和京都,林氏家族所遗留的痕迹却从未被人遗忘。在奈良有一座汉国神社,汉国神社内有一座专门为纪念林净因而建的“林神社”,也是日本唯一的一座“馒头神社”。至今每年的4月19日,“林神社”都会举办“馒头祭”,日本全国各地的“和果子”点心制作业主,都会从四面八方献供大量的红白馒头,以感怀林净因为日本点心业所做出的贡献。

    据《杭州日报》2007年5月的新闻报道记载:1986年,林净因的第34代传人川岛英子,前往林净因的诞生地中国杭州寻根问祖,并在杭城“柳浪闻莺”公园内建立了“林净因纪念碑”。碑刻款落为“日本馒头制作创始人和始祖”。此外,还为了纪念老祖先林和靖,特意在杭州西湖孤山建了“净因亭”。现在,在日本的林净因后裔,每年会前往杭州的林净因碑前祭祖。祭祖时除了各种时令水果,也会摆放传统的日式红白馒头——林家的后代们,将始于日本奈良“林神社”的馒头祭,延伸到了林净因诞生的西湖边。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