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A11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10月25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爸住院

    􀴁童优佩

    “老爸住院了。”

    “什么时候?怎么回事?住在哪?”晚上9点多,倚在床头和姐姐通话的我,一听老爸住院一下子紧张起来。

    原来老爸干活时,眼睛里进了异物,起先没重视,待到奉化来看时,医生说:再不来要瞎了。于是,住院治疗。说是住院,其实是晚上没有住在医院里,每天做好检查挂好盐水就回家,第二天早上再到医院。这已经第三天了,姐姐也是刚刚知道。

    第二天早上,等我想到要给老爸打个电话,已经是两节课后了。电话才接通,老爸就说:咋话啦?我说:也没时间陪你,慰问一下。眼睛怎么样……我还没说完,电话那头,老爸一边哈哈大笑着一边说:“一眼事体也没,医生吓吓人的。”

    “你这几天午饭哪吃的?”

    “吃快餐。”

    “中午我陪你吃饭吧?”

    “不用不用,你自己忙好了,我还能到处走走,顺便去看看你外婆。”这口气,轻巧得像是上市区来玩的。搁下电话,心里有点难过。说是陪他吃午饭,其实,我恐怕连陪他吃午饭的时间都紧巴巴。11点20下班,还要值周,至少到11点45,再碰头该12点了,12点50又要赶来准备上课,这饭能好好吃吗?而老爸是习惯11点吃午饭的,因为他经常不吃早饭,午饭就赶早不赶迟。我的电话简直就是虚情假意。

    那天吃过午饭,我坐在办公室里,想象着我爸一个人挂好盐水,出了医院大门,吃了快餐,东游西逛。他的头发有点花白,步子还算矫健,心情也还可以。他一路从中医院逛到人民医院,还买了很多好吃的。他带着那些零食,乘上人民医院大大的电梯,去看望他住院已久的丈母娘——我的外婆。他总是带着点小幽默,时常把老人家逗得很开心。外婆偶尔和妈妈斗嘴,总把“正是女婿好类”挂在嘴边。看望了丈母娘后,一天的行程就结束了,老爸乘上32路公交车回家去。

    想到这里,我忍不住笑了,却又突然难过起来。

    周五打电话时已经10点出头了。先是打给老妈,她说去人民医院看望了外婆,正在回去的公交车上,说老爸一早自己去中医院了,每次都是一个人去的,说不用陪。再给老爸打一个,老爸在那头略显不耐烦地说,我出院了,早就回来了,现在烧饭了。

    原来,这一天,老两口兵分两路,各去了一个医院。整整一星期,老爸就这样一个人解决了从住院到出院的所有事项。

    周六回老家,老爸坐在他的太师椅上看电视,我问受伤的是哪只眼睛。他指了指右眼,我才凑近,他摆摆手说:早没事了,看不出来的。

    这个老爸,近七十岁的人了,真是“年轻”得不靠谱。我们姐妹俩似乎从来也没想到过他已经是个需要照顾的人,他应该更没有产生过需要别人照顾的想法。因为在家里,到现在为止,有任何事情都是他出场。村子里、亲戚间,有了大事情都喜欢和他商量,婚丧喜事做个总管之类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年轻的时候,也不见得老爸特别勤快,就像妈妈说的,家里不干家务,农活也只种稻,不搞私有田。我们小时候吃到的那些黄豆啦、芋艿啦、番薯啦,大多都是爷爷种的。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也许就是爷爷老了干不动了后吧,爸爸成了爷爷。种菜、种瓜、种果,还种花。四季的青菜、倭瓜、胡萝卜、青瓜、玉米,是他的杰作;满院的蔷薇、凌霄、大丽菊、芦荟、蜀葵,是他的骄傲。每次回老家,院子里都会有惊喜,这个开花了,那个结果了,有好吃的,有好玩的,几个小家伙把外公崇拜得五体投地。女儿还因此写过两篇得意之作,分别是《外公的花园》《外公的果园》,事实上她外公只有一个园子,种了很多东西倒是事实。

    家里开了20多年的家庭工厂,以前老爸只负责业务和送货。邻居当农民的大伯们都很羡慕我爸,他们都要向地里讨生活。见我爸经常端个茶壶聊天,直对我爸说:你福气最好了,天天正月初一。老爸听了不无得意,回家转述给我们听,我们忍不住哈哈大笑。自从老妈身体不太好,被老爸宣告永久性退休。然后,他里里外外事无巨细样样都承担起来,这次眼睛受伤就是因为干活发生的意外。他用铁砂轮在磨产品的时候,被扬起的尘屑刮到了眼睛,说起来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这几天,想起老爸住院的事,心里就有点后怕。老爸,您是家里的一棵大树,树下是一大波乘凉的人,倚着的、靠着的、望着的,都不能接受您有任何的闪失。是不是咱也该把退休的事儿提到议程上来,至少不再干那些带有危险性的工作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