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华良 通讯员 王仲义 本报讯 河道清淤后淤泥如何消化,一直是件头疼事。今年,区柑橘研究所出奇招,把河道淤泥作为覆盖柑橘的上等表土,既能促进柑橘生长,提高柑橘抗旱能力,又能成为淤泥消纳的新途径,可谓一举两得。昨天,记者在现场见证了这一事实。 成立不久的区柑橘研究所是一家民营研究所,聘请区林特总站高级工程师吕道坤和区农技服务总站高级农艺师周华光担任技术顾问。今年初,研究所在松岙镇小埠山建立45亩柑橘新品种试验基地,请两位专家实地察看土壤。吕道坤和周华光发现,这里土壤比较贫瘠,不利于水源涵养,干旱时节柑橘容易被晒死。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今年3月,研究所技术人员看中了松岙镇松溪河清淤出来的2000多吨淤泥,双方一拍即合,把淤泥运到柑橘试验基地进行暴晒。6月下旬,研究所所长夏再国请宁波市农科院专家对淤泥是否有重金属超标进行化验。化验结果,重金属非但没有超标,而且完全可以当作表土进行覆盖。 近日,研究所对暴晒后的淤泥用机械碾碎,挖好深60厘米、宽1米的柑橘孔,一一填上淤泥,准备栽种红美人、春香、宫川、大丰等柑橘新品种,进一步打响松岙柑橘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