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华良 本报讯 金秋时节,丰收的季节。日前,浙江元一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女老板王国仙指着雪白的高山大米告诉记者,今年在大堰镇种植的1200亩高山单季稻获得丰收,平均亩产达到425公斤。 早在4年前,从大堰镇走出去的王国仙下定决心,回到自己原生态的家乡,租田种植高山绿色无公害单季稻。今年,她在砂窠村种好200亩高山绿色无公害单季稻示范方的基础上,在周边建立1000亩高山绿色无公害单季稻基地,动员农户种植。种子免费发放,每亩用种量3公斤左右,按镇农技员要求种植,收上来的稻谷全部由王国仙高于市场价包收。 为保证高山绿色无公害稻米品质,王国仙和基地农户多施有机肥,用山水和溪坑水灌溉水稻,采用生物手段防治水稻病虫害,种出来的高山稻米完全达到绿色无公害标准。 在采访中,王国仙信心满满地说,今年种的1200亩高山绿色无公害稻米公司能全部消化。明年将适当扩大种植面积,让抛荒田生出更多的“金蛋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