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楷文 近日,由陈贤高设计并与茅国强共同制作的木雕《皇家花轿》在第十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手工艺品精品博览会上脱颖而出,获得2017“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作者陈贤高正是奉化人。昨天,记者来到了他的莼湖工艺雕塑厂一览其作品风采。 从木匠到工艺美术人 走进莼湖工艺雕塑厂,木屑在阳光中飞扬。一尊尊雕刻佛像,或是法相庄严令人敬畏,或是慈眉善目让人倍感安详。陈贤高告诉记者,他是裘村镇马头村人,1951年出生的他已近古稀之年,仍在坚持创作,把每天的创作都当成是一种享受。 1958年,刚上小学的陈贤高,心中的艺术种子便开始萌芽,他爱上了画画。受做木匠的父亲影响,陈贤高的绘画天赋高于同龄人。当小伙伴们还在画鸡鸭等小动物时,他已经把《水浒传》的一百零八将画得栩栩如生。17岁时,父亲让陈贤高跟着自己学艺。由于陈贤高虚心好学,又踏实肯研究,两年半后,他已经成为能独当一面的木匠,在周边村子甚至镇里都小有名气。因为有美术功底,结合木匠的手法,他的雕刻手法也练得炉火纯青。 如痴如醉地钻研雕刻技艺,陈贤高越来越不满足现状。1979年,宁波江东工艺美术厂招聘佛像雕刻师傅,他毛遂自荐前去应聘。厂方要求他雕刻一尊关公像,艺高人胆大的陈贤高虽未接触过塑像雕刻,但还是在5天内完成了考题,获得了认可。由此,他走上了工艺美术的道路。 痴迷雕刻进入花轿制作领域 第二年,厂方见陈贤高技艺高超,建议他制作小型花轿,可用于广交会展览。为了制作花轿,陈贤高寻找各种老式花轿模型,分析、比较其特点,并进行了创新设计。他回忆道,当时为了做好这顶花轿,晚上睡觉都在想怎么设计制作,想到了好方法就立马起床。功夫不负有心人,陈贤高制作的花轿在广交会上刚一展出便引起了轰动,日本、新加坡等6个国家的商人看到这顶小巧玲珑的中国风小花轿,争先恐后地抢购。 自此,陈贤高开始走上1:1的大型花轿制作之路。 陈贤高告诉记者,花轿制作十分讲究。首先是选料,花轿在选料上非常讲究,所用木材既要质地轻又要韧性好,还要不变形,故大多选用楠木、香樟、银杏等优质木材。选材之后便是搭架,架子是一顶花轿的根本,故用硬木搭建,接下去运用浮雕、圆雕、透雕、镂雕等雕刻手法雕刻。陈贤高会在花轿上雕刻人物、花卉、鸟兽、云彩等,制作手续十分考究。雕刻完成后,需动用木匠、漆匠、画家等人,所以又称为“万工轿”。俗话说,造一顶花轿需要一万天。陈贤高笑道,造一顶花轿虽然不需要一万天,但大致也要花一年左右的时间。 看淡荣誉努力创作 记者看到工作室里有一顶花轿半成品,遍饰龙凤。“宁波梁祝文化公园、杭州宋城都有收藏我制作的花轿。”谈起自己的花轿,陈贤高总是一脸自豪。 2012年,陈贤高获得“宁波市工艺美术大师”的荣誉。2014年,陈贤高创作的木雕《浙东头号花轿》在第四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特等奖,紧接着他又被评为“宁波市十大民间工艺美术家”……“这些荣誉对我来说,不如安安静静地在工作室里专心创作一下午更有成就感。”陈贤高说道。下一步,他想努力把这个技艺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让花轿制作技艺一直流传下去。 图为陈贤高向记者展示花轿雕刻细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