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旻 单亚波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这是对环卫工人工作的最好写照。无论严寒酷暑,无论狂风暴雨,他们始终如一地奔波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实现了大街小巷整洁、城市环境清新、市容市貌优美,向四方游客展示了弥勒圣地、十里桃林的高颜值。近日,在宁波市庆祝浙江省第二十一个环卫工人节大会上,我区环卫处荣获宁波市集体嘉奖,区环卫处孙勇、金栋2名职工荣获宁波市个人嘉奖。 全域保洁 “道路清爽行动”让城市更美好 今年以来,区环卫处以“融入主城区,实现新跨越”为主线,拉高标杆、比学赶超,积极投身宁波城区“道路清爽行动”,通过细化作业标准,优化作业程序,强化作业规范,对主要街道、背街小巷实施“人工保洁、巡回捡拾、机械清扫、道路冲洗”四位一体清扫作业模式,新增多辆多功能清扫车、洒水车等大型机械化清扫设备,用于主干道、人行道、广场、步行街的清扫,有效抑制城区大拆大建环境下的扬尘污染,提高清扫保洁质量,努力还原路面本色;垃圾清运处置继续执行“日产日清、车走地净、密闭运输、无害化处置”的作业标准;管辖公厕由专人保洁,24小时免费开放。 截至10月底,该处累计保洁道路面积392.09万平方米,绿化带118.99万平方米,河道19.55万平方米;日清运生活垃圾1700余吨,粪便87吨,清理建筑垃圾4575吨。 制度创新 “一把扫帚”促管理再升级 在保洁作业的等级实现跨越式迈进的同时,在行业管理上,区环卫处也主动转变理念,持续深化以“政企分开、管干分离、企业经营、市场竞争、政府考核”为主要内容的环卫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构建“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的环卫管理新模式。 自2005年起,区环卫处开始试行环卫管理“一把扫帚”市场化运作,由原来政府“直接作业服务”向“花钱购买服务”转变,对城区保洁范围实行招标管理,并实施12~18小时定人、定时、定岗动态巡回保洁模式。在此基础上,2017年,区环卫处按照“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思路,将该处原自留的保洁项目(不包括车队、中转站、修理车间负责的环境卫生保洁项目)统统纳入“一把扫帚”范畴,提质扩容,重划标段,公开招标,最终由捷达、天歌等4家公司承担全城区5个标段的保洁工作。10年来,“一把扫帚”模式不仅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保洁质量、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而且有效节约了行政成本,扩大了就业机会,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今年以来,区环卫处根据《奉化区环境卫生网格化实施方案》,对城区29个网格区域采取“日检查、月评比、季考核”的考评机制,在原有的数字环卫、手机微信等互联网考核平台基础上,新增徒步考核内容,由环卫处工作人员对各类环卫作业质量问题进行现场采集、实时通报、全程跟踪、督促整改。由于该考核结果与保洁经费、人员奖金相挂钩,因此该模式能够有效督促保洁公司按照“网格分布+属地管理”的原则,对发现的各类环境卫生问题及时响应、及时处置、及时反馈,确保问题在最短时间内有效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