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毛淦颉 通讯员 孙银洁 本报讯 秋冬交季,小儿咳嗽、发热、腹泻等病症高发,医院儿科门诊引来了高峰。区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每日接待200多人次,其中秋季腹泻的情况占了多数。 11月14日上午,记者来到区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候诊室里人满为患,走廊上也挤满了人。一位家长告诉记者:“早上接到幼儿园老师电话,说孩子突然开始发热、呕吐,就马上接来医院了。”儿科主任梅小水了解孩子的情况后,诊断为秋季腹泻。 梅小水介绍,近日来气温骤降,是秋季腹泻的高发期。80%的秋季腹泻由病毒引起,主要为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两者都通过粪口、空气和呼吸道传播,具有传染性。“轮状病毒多见于6个月到2岁的孩子,具有散发性,不易传染。感染时孩子会呕吐,随后腹泻,感冒发热,严重的话会引起并发症。诺如病毒高发于11月-2月,任何年龄的人都会感染。若感染了此病毒,48小时内会出现恶心、呕吐、发热、腹泻、浑身肌肉酸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因腹泻脱水致死。此病毒具有群居性,近几年感染者较多,集中于幼儿园、集团、企业、餐饮业等人流密集处。”梅小水说。 梅小水提醒家长,治疗秋季腹泻,主要是合理饮食,少食多餐。“秋季腹泻重在预防,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食品充分加热,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在外就餐尽量不吃生冷、半生的水产品等食物。”梅小水表示,腹泻时合理使用肠粘膜保护剂、益生菌与补锌治疗,严重时应及时就医。秋季腹泻属于自限性疾病,病程短,通常一周内自愈,家长不必过度担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