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全域旅游是我国新阶段旅游发展战略的再定位,是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它不仅能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而且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奉化区2016年10月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后,在旅游各要素的挖掘、各环节的衔接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初步形成了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跃升。但不能忽视的是,周边地区如慈溪、余姚、宁海等与奉化有着相似的旅游资源,并且同质化的发展路线让奉化“旅游特而不优”,优势式微。由此,奉化发展全域旅游应坚持科学规划、顶层设计,发挥比较优势,与周边城市差异化发展,保持和强化奉化在宁波地区的旅游龙头地位,进一步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打造具有奉化特色的全域旅游示范区。 一、全局设计,统筹兼顾,绘好全域蓝图 一是整合统筹,多规合一。依据奉化城区发展规划,制定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和各区域、各行业的专项旅游发展规划。重点要统筹城区、土地、产业等多项规划,科学配置社会和旅游资源,合理布局。将奉化区的总体设计与下属镇、街道的子设计相结合,同时,根据各区域旅游资源来确定旅游业态。例如大堰镇的生态环境休闲游,可以以民宿经济为主,溪口侧重“两蒋”和弥勒文化,以景观游览为主。要注重各规划之间的协调,把旅游元素融入到奉化经济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逐步形成一个以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为指导、县区旅游规划为基础、景区建设规划和专项规划为重点的全域旅游规划体系。 二是精准定位,差异发展。奉化旅游发展定位是国际文化旅游休闲区和最佳生态宜居区。发展奉化“一山一海”优势,在推进和发展过程中,重点要突出“弥勒文化”“桃文化”“渔村文化”,进一步挖掘、提炼和完善,形成具有旅游核心竞争力品牌,与奉化周边城市,余姚、慈溪、宁海等差异化发展。 三是健全机制,明确主体。旅游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有流畅和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作为保障,还需要优秀的运营主体。在政府层面需要建立协调有力、运转高效的旅游发展机构和工作推进机制。在建设层面,设立一个统筹全区旅游资源的国有投资的旅游发展股份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奉化全域旅游运营主体之一,负责全域旅游项目和基础的规划、融资、建设、运营等,其中,重点项目的策划和公司的运营管理需要引进高素质旅游专业团队来负责。这样才能确保各项目标举措和重点任务能够落到实处。 二、引导支持,政策倾斜,强化服务保障 一是制定配套支持政策,护航旅游产业。学习借鉴旅游发展发达地区的经验和做法,制定适宜本地区全域旅游发展的支持政策。在土地政策、产业扶持政策、金融政策、人才引进和使用政策等方面,进行适当倾斜。调动与旅游相关的各行各业发展全域旅游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吸引大的、好的项目(企业)进驻奉化。 二是完善基础建设,提升城市品质。奉化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撤市设区后,以宁波中心城区的标准,对照海曙、江北、鄞州等地,奉化的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交通设施、绿化景观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奉化农村地区,有新房没有新貌、有古建没有乡愁,有的甚至杂乱无章、空心空壳,对此,应该加大人、财、物的支持力度,补齐基础设施这块短板。树立旅游思维,建立旅游的标准,加入旅游的元素。重点要抓好乡村景区建设:以AAA级景区标准,强化道路交通、绿道慢行系统、停车场、厕所等配套设施建设,注重道路沿线的美化绿化,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全域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发挥奉化的生态优势,打造一批内外兼修的美丽村庄,不断提升奉化“颜值”。 三是引入高校资源,充盈人才队伍。加大旅游专业人才、专业团队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也可考虑在旅游景区附近建立名校旅游及相关专业分校,一方面提升休闲、旅游的科研能力,为政府旅游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另一方面为奉化旅游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三、资源提炼,培植特色,做好旅游文章 一是打造特色美食。充分利用奉化各地区的旅游资源和自然禀赋,开发“味觉”旅游产品。奉化依山畔海,物产丰富,但挖掘不够深,名气不够响。例如享有“中国第一渔村”的莼湖桐照,海鲜海产远不如象山石浦有名。要注重饮食与文化的结合,深入挖掘民国文化,精心打磨,创新推出蒋氏菜谱、黄埔菜谱等独家品牌。要注重特色加工,水蜜桃、芋艿等农产品有季节性、不好携带,但可以通过加工和设计,成为可方便携带的糕点等,让游客“吃不了兜着走”,把奉化的特色产品带回家。 二是发展精品民宿。将游客留下来,住下来才能产生更多经济效应,要加快形成“住在奉化”的社会印象和口碑。要打响“住在奉化”品牌,着力点不仅仅只是在城区,更应该放在广大农村地区,要大力发展民宿经济,做好留客文章。近年来,奉化区民宿发展较快,但缺乏特色、缺少精品,总体经济效益不高。另外,民宿的日常维护,品质保障都有待进一步的提升。要展现特色,将民宿与当地农村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产业资源相结合,展现农村特有的魅力。有规划地将农村现有的破旧房子、闲置厂房、老四合院、牛栏等,加以利用和改造。打造精品,从建筑风格、文化价值、环境卫生、人性服务等方面进行提升,做大规模,做响品牌,构筑乡村民宿群的精品。 三是植入文化理念。将创意贯穿乡村旅游产品设计、营销、管理等各个环节,引入趣味性、知识性、时尚性、互动性等新鲜元素,把潜在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让现有旅游产品价值倍增。要在乡村旅游中植入文化的因子。进一步开发打造“点、线、面”的奉化文化旅游地图。深挖奉化深厚的佛教文化、民国文化、红色文化的旅游路线,让奉化旅游更“走心”。 此外,奉化旅游资源很丰富,一些地方“养在深闺无人识”。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在旅游宣传中植入创意的因子,提升知名度。通过开展各类旅游活动、例如文化节、摄影节、体育赛事等,提高奉化旅游知名度。 (作者系区委党校张烜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