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沈珞 通讯员 陈琦琦 本报讯 昨天,记者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举报投诉中心了解到,2017年,中心共受理各类举报投诉1373件,其中消费投诉件883件,调解成功741件,调解成功率为83.9%,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7.5万元;受理群众举报238件,其中立案查处25件,立案查处总案值为21.73万元,罚没款39.44万元。 网购消费纠纷成投诉主因 记者了解到,商品类投诉总量排名前三的为:日用百货287起、食品类88起、交通工具87起。 日用百货类的投诉重点为服装、鞋帽及小件日用品,而造成投诉量较大的主因是网购消费方面的纠纷较多,如商家在网页上虚假宣传、销售未经3C认证的产品或者3C证书已过期、三无产品等问题。在交通工具投诉方面,反映的问题主要有:车贷还清后分期付款押金无法退还;将二手车当新车出售,以次充好;购买新车出现故障,多次维修仍无法解决等问题。 食品类投诉多为质量问题,如购买的食品已过期、食品中含有异物、网购食品为三无产品、无食品生产许可证、标签不符合规定等。 涉及服务类投诉245起,主要集中在居民服务和餐饮服务。居民服务投诉120起,其中的预付式消费是投诉热点,消费者在购买预付卡后无法享受到应有的服务,导致经济损失。餐饮服务投诉33起,主要投诉为就餐后身体不适、收费问题,如收取餐位费、一次性餐具费用等。 无照经营占比较大 去年共受理举报238起,比2016年增长37.5%,其中立案查处25起,罚没款37.55万元。完成“诉转案”9件,其中已结案7起,罚款3.42万元。 在受理的群众举报案件中,相关企业和个体私营业主违反企业、个体私营登记管理法规79起,占举报总数的33.1%,主要集中在餐饮、副食小店或加工厂无照经营;违反广告管理法45起,主要是企业在网络上虚假宣传及使用绝对化用语;违反食品安全法44起,主要举报食品标签未标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为三无产品等。 餐饮卫生最受关注 去年共受理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共81起。食品投诉举报79起、药品2起。食品投诉举报主要集中在餐饮和生产环节,餐饮环节中主要举报投诉食品含异物、餐饮店卫生条件差;生产环节主要集中在无生产许可证。药品投诉举报多为药品质量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