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景小芳 通讯员 吴余 本报讯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要求。在莼湖镇,有一种“四人签字法”,探索推行近一年来,成果显著,被群众广泛认可。去年该镇共排查出信访问题223件,其中以初访问题为主的190余件问题被开出社会矛盾处置单,并通过该办法全部得到解决。 该镇分管政法工作的副书记王盛告诉记者,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利益诉求更加多样,各类矛盾风险交织叠加,给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了新的压力。如何及时发现、有效应对矛盾风险,如何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绕不过去的问题。“四人签字法”就是莼湖镇致力于破解该难题的一项探索。 据悉,该镇初访案例涉及邻里矛盾、劳资纠纷、征迁补偿、环保举报等问题。大部分矛盾并不严重,但过去由于缺乏说理的渠道,往往“小事变大”。如今,通过“四人签字法”,这些矛盾得到了层层破解。 “四人签字法”流程简单有效。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一张社会矛盾处置单首先由村调解主任签字并处理,如果调解未果,就由村书记和主任签字并处理。此时,大部分矛盾已经化解,仍无法化解的矛盾一般涉及多个村或涉及镇一级部门,则分别交由相关党总支或转交至该部门。如果矛盾依旧无法化解,在总支负责人或部门负责人签字后,再提交给分管政法工作的副书记,由他签字并提出镇级层面的处置办法。 王盛表示,这一做法有效破解了“下面一根针”无法应对“上面千条线”的弊病,将责任链条层层压实,镇村干部形成“立体调解网”,力争以各村、各部门的合力将矛盾化解在源头,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