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别硕果累累的2017年,我们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18年。2018年,奉化迈入了“进城入市、三年大变样”的新征程,全区人民将朝着“经济活力变强、城乡形象变美、功能布局变优、民生保障变好、文明程度变高”的目标,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实现“后来居上、最美最好”。 区残联理事长张燕萍说:“从现在到2020年,是奉化追赶跨越、建设现代化健康美丽新城区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奉化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区残联将对标‘三年大变样、五年奉献一个新奉化’的新要求,以推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为目标,把满足残疾人美好生活需要放在第一位,不断提高残疾人群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全力开启新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新篇章。” 记者 王曙丹 通讯员 董黎姿 【四项补贴】 进一步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是“十三五”期间的残疾人重要民生政策,2018年,区残联将继续高标准实施好“两项补贴”政策,确保应补尽补,精准施补。重点完善信息系统操作与应用,真正实现网上审批,并随低保政策动态调整补助标准,切实提升保障水平和政策实效。 切实做好残疾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缴费补贴和综合医疗保险、服务机构责任保险参保工作,认真落实个体工商户参加养老保险补贴、残疾人康复补贴以及困难残疾人家庭危旧房改造和教育补助政策,全方位提升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 【基地建设】 全力推进残疾人就业增收 拓展“工疗基地”品牌建设。我区“以工代疗”模式已是宁波市乃至全省工疗车间的样板,目前共有7家工疗车间分别设在永生照明器材有限公司、海华皮具有限公司、新利和毛条有限公司、开兹服饰有限公司、富发金属有限公司、博尔电器制造及派达索塑料玩具有限公司厂内,遍及岳林、莼湖、江口、西坞、大堰、溪口、尚田7个镇(街道)。2018年,区残联将进一步强化残疾人工疗车间规范化建设管理,按“成熟一家,发展一家”原则,积极物色爱心企业筹建工疗车间,力争新建至少一家工疗机构,促进更多的中轻度精神智力残疾人实现就业,更好打响奉化工疗品牌。 强化“电商孵化基地”建设。2017年奉化区残疾人电商就业创业孵化基地成立,为100余名残疾人开展了3场电商培训,推荐12名选手参加了宁波市残疾人自强电商创业大赛,并取得了1银2铜3单项奖的好成绩。2018年,区残联将进一步加强指导,切实完善政策机制,拓展孵化功能,努力培树奉化模式的电商基地,力争创建“省级残疾人电商孵化基地”,使更多残疾人通过电商增加收入,通过网络使生活更加精彩。 规范“扶贫基地”建设。2018年,区残联将调整完善扶贫基地创建扶持办法,加强指导,强化督查,规范推进残疾人扶贫资金管理,进一步提升基地辐射带动残疾人绩效。 加强“培训基地”建设。依托社会机构加强特色培训基地建设,进一步强化残疾人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等培训,落实个性化全程培训服务机制,切实提升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 【精准高效】 全面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 深化推进精准康复行动和服务回访,做到早部署早落实,及时完善数据库信息,力争提前完成年度任务;加强康复政策宣传,提高政策知晓率,努力杜绝错报、漏报现象;简化申请补助流程,优化服务,探索季度核发康复补助款措施,减轻贫困残疾人康复费垫付压力,努力实现康复服务“最多跑一次”。 加强康复机构建设,重视康复人员业务培训,切实提升医疗、康复服务能力;稳步扩大上门康复服务,让更多重度残疾人(中风患者)足不出户享受优质服务;利用宁波“恰如家”机构的技术优势和区辅具无障碍体验中心的资源优势,探索开展脊椎损伤残疾人的康复治疗和生活重建工作;全面落实社区康复和残疾预防工作,重视做好新增疑似残疾人的及早介入和康复指导。 【文化助残】 切实提升残疾人生活品质 深入开展文化助残“五个一”工程和残疾人特殊艺术“五进”活动及群众性体育活动,指导残疾人爱心艺术团创建“文化艺术示范团队”,更好发挥残疾人体艺中心的功能作用,结合残疾人节日开展系列文体活动,进一步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和体育生活;积极排摸、培养残疾人文体人才,针对性开展文艺节目排练和体育项目培训;全力做好周佳敏等残疾运动员的后勤保障工作,确保我区残疾运动员的竞技水平;积极组队参加宁波市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力争取得好成绩。 【融合共享】 着力优化社会助残氛围 继续加大新闻宣传力度,持续推进一报二台主流媒体及专题栏目、网站等宣传主阵地作用,多渠道挖掘先进事迹,全方位宣传自强典型,引导更多残疾人自尊自信,融入社会,积极弘扬社会正能量。 着力推进省“无障碍社区”创建工作,进一步加强部门沟通协调,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区创建、社会支持”原则,群策群力,协作共建,确保圆满完成创建任务。 积极拓展助残平台建设,更好发挥“一家人”社会助残中心和慈善商店的功能作用,逐步打造我区的社会助残服务品牌;进一步整合社会爱心资源,大力拓展助残志愿服务,更好促进残健融合,共建共享。 【智慧助残】 全力做好智能证换发试点 按照省、宁波市残联要求,及早谋划部署,认真开展智能化残疾人证试点工作,制定实施方案,规范操作流程,扎实开展业务培训,稳步推进试点工作,并通过共享宁波智慧大平台,切实推进残疾人管理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大力开启智慧助残,更好地服务残疾人。同时,结合智能证试点,统筹安排稳妥做好三代证换发工作,确保残疾人证从二代证向三代证平稳有序过渡。 【功能优化】 持续夯实残联工作基础 切实抓好新一届残联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落实镇(街道)专职理事长和专职委员相关待遇,强化业务培训和指导,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加强残联铁军建设,切实抓好十九大精神学习,结合动态更新和残疾人状况监测抓好走访调研和进村入户面对面服务,切实提升履职能力,全力做到让残疾人办事“最多跑一次”;持续加强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拓展残疾人康复中心、体艺中心及辅具中心的服务功能,切实提升服务水平,更好地惠及残疾人;全力推进区残疾人托养中心的装修和运作,加快对接协调,力争早日投入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