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A1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2月26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要把“拆违”作为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

    􀴁欣程

    违法建筑是影响城市面貌、侵占城市空间的“毒瘤”,也是损害政府公信力、败坏社会风气的“绊脚石”。如果任其蔓延,不仅“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五年奉献一个新奉化”目标难以实现,更是伤害了绝大多数奉化老百姓内心的公平正义。

    撤市设区以来,区委区政府坚决打响“五大攻坚战”,其中一项就是治危拆违攻坚战。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拆除和处置违法建筑近240万平方米,成功创建省“基本无违建区”,取得了良好成绩。但同时也应看到,奉化违建问题由来已久,“楼高高”“楼加加”“楼贴贴”现象尚未根除,“你来我停,你走我干”“你拆我建,边拆边建”时有发生。究其背后原因,无非是两个字。一个是“利”字,在经济利益驱使下,不少人趋之若鹜、铤而走险,甚至个别干部被腐蚀拉拢,为违建者提供便利;另一个是“软”字,个别干部看到违建问题,不是想办法、找对策,而是绕着走、躲闪推,导致事无人管、失之于软,让“违建”沦为了城市的“盲区”。

    前者的“利”只是少数人的“利”,带来的却是大多数人的“害”。后者的“软”放任了这种伤害,一旦形成“破窗效应”“法不责众”格局,实则是一种更大的“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拆违”不仅是一个城市治理问题,更是一个干部作风问题。治理违建并没什么捷径,关键是执法要“硬”起来。要把“拆违”作为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切不可再跳“一纸处罚书下达、部门之间相互推诿、转三圈后又回到原点”的“三步舞”,而是要坚决以零容忍的态度,形成“违建必拆”的刚性执法环境和社会心理预期,才能真正遏制违建的泛滥,还我们的城市一片“朗朗晴空”。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