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应国民 本报讯 什么是幸福?江口街道阮家村村民阮显平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认为,期盼的梦想成真就是幸福。“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进出包车。这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梦想,现在这些梦想早已实现了。” 阮显平向笔者回忆,小时候母亲叫他去袁夹岙教书的大哥地方办事,从早晨走到黄昏,来回两天,鞋子走出一个洞,双脚被他戏称为“11路公共汽车”。后来,他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当时在村里首屈一指,左右邻居办事时经常借用,他感到非常自豪,骑上自行车轻巧灵便,好不舒服,路程用时比单纯步行要缩短不少。 随着生活一天比一天好,阮显平换了一辆摩托车,上班下班,走亲访友,十分方便,他深切感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便捷。随着年龄增大,他觉得骑摩托车太快了,不安全,还是骑电瓶车经济实惠,安全多了,于是换上电瓶车。 如今,阮显平说,假如买一辆汽车使用,费用也不成问题,但由于年纪大了,还是不买好。“儿子、女儿家都有小汽车,遇上有事,只要一个电话,儿子、女婿抢着开来。”看到这些变化,阮显平思绪万千,心中难以平静,“现在生活这么好,进出这么方便,社会这么和谐,阿拉一定要遵纪守法,爱国爱家,好好享受晚年幸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