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礼 有人说,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当代人的生活状况,最准确的莫过于“忙”。是的,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现代人的生活状况,就像身后有一条无形的鞭子在驱赶你,使人无时无刻不得不奔波于匆匆忙忙之中。于是,烦躁、焦灼、忧虑、不安等不良情绪,成为现代人的通病。 没有人喜欢闹哄哄的生活,每个人都期望漂浮不定的心能有个安稳之所。人们太需要安详了——安详地工作,安详地生活,安详地面对身边的人和事。摆脱焦虑,获得安详,成为一个人人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就我而言,虽然已从职场退休,工资不低,有车有房,妻儿都有不错的工作,按说内心应该是安祥的。可我还不到50岁,身体无病无恙,正值人生颠峰,百无聊赖之下,心里每天竟跟长满杂草似的,不干点事,心里似乎缺些什么;想再干点什么,又不知该干什么,内心比上班时还不安详。 迷惘之际,无意中得到朋友的一本赠书——郭文斌的《寻找安详》。正如这本书的引言所说,“安详是一剂药,安详是一杯茶,安详是一条回家的路。”一篇篇行云流水般的随笔,读来如捧一杯温暖的热茶在手,又如一条甘冽的清流滋润心田,不知不觉让我获得了安定的力量,寻找到了梦寐以求的安详。 郭文斌说,当一个人内心存有安详,仅仅从一餐一饮、半丝半缕中,就可以感受到世界上最大的幸福。他告诉人们,安详不仅是一种心态,而且是一种哲学、一种信念,是人生的一种大境界。要把安详当做一种享受,并通过向孔子学习安详、在大年中感受安详、在文学中传播安详、在生活中应用安详,让安详不仅涂在你的皮层,也渗透进你的骨髓,给安详构筑一个温暖如春的小巢,呵护心性、陪伴生活。他从现实生活常会遇到的琐事里,概括出生命的方向问题,是人生最为根本的问题,也是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代人生活在一种巨大的茫然中,一种没有方向感造成的巨大茫然中。由此,方向感的选择成了现代人的集体焦虑,也是最大的焦虑。”这种心灵的探秘和给予,不是寻常的说教与空洞的解析,而是自身对世事洞察之后的心得。 “一个人错过安详,不仅仅是错过了幸福,还错过了生命本身。”当郭文斌自身经历了一场严重的病痛,变得越来越心烦意乱时,有人给他开出了一个方子:看安详的书,做安详的事。他试着照做了,得到了想要的疗效。他从一个追寻安详的人,成了一个得到安详的人。彻悟后的郭文斌不仅病痛消失,而且生活事业一帆风顺。更重要的是,他的整个心境都感到豁亮起来。于是,郭文斌用很安详的方式出版了这本《寻找安详》的书。 郭文斌用自身体会告诉我们,快乐不在别处,快乐就在我们身上,快乐就是我们自己;我们自己本身就是快乐的矿藏、幸福的矿藏、财富的矿藏;回到快乐老家是可能的,回到全然的喜悦是可能的,只要我们找到那把钥匙。而安详,正是快乐的方法论,安详本身就是喜悦。安详就像月光,无论照在谁家的屋顶,它的清辉一样皎洁;安详就像清泉,无论你用什么勺子来舀,用什么杯子去喝,它的味道同样甘醇。 写到人心里去的书才是好书。从这个意义上说,《寻找安详》无疑是本好书。“我一直在想,现代人拿什么稳住自己?看了你的这个书稿后,我有了答案。”正如中华书局出版人祝安顺在给郭文斌的信中所说,《寻找安详》给“无家可归”的心灵指出一条离家最近的路。有它作方向性路标,安详就不再遥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