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益利 【背景】 一、平时表现 小雄,男,现就读三年级。该生自一年级入学以来自控力不足,即使经提醒,依旧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课,甚至破坏纪律;平时很少和老师、同学交流沟通;课堂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总是边玩边做,而且经常做错题或漏做题,且字迹潦草,卷面不堪入目;学习兴趣不高,成绩较差;个人着装邋遢,同学都不愿与他同桌,也不愿和他玩,是个不受同学欢迎的孩子。 孩子父母来自外省,家中除了小雄,还有一位哥哥、一位姐姐,因人口多,父母总忙于生计,很少关注孩子生活、学习,也少有亲子间的沟通交流。母子间、父子间的交流很少,学习上对他的关心和督促更是少得可怜。 二、具体事例 上学期10月的某一天课间活动,班长上来汇报说小雄在下课跳绳时,自己不小心摔倒了,下巴刚好磕到了水泥地面,血流不止。我一看,下巴肉已经裂开小指长。可孩子就眼睛直直地看着我,异常镇定,只有围观的同学在看好戏,也不见一个孩子去嘘寒问暖。孩子需要去大医院缝针处理,但镇定的表现让我很吃惊。找来他读六年级的哥哥询问才知道发生上述这样的事情,如果哭闹,父母会加倍惩罚,如果是小事情,跟父母说了他们也不会理会。于是他们都学会了“勇敢”面对。 三、我的分析 不良的家庭教育使他慢慢养成了懒惰、傲慢无礼、散漫的个性。进入幼儿园后,又因为学习成绩、行为习惯较差,经常受到批评、指责,产生了逆反心理;着装如同“叫花子”——脏、乱、差,没有同学作玩伴,变得性格孤僻,行为偏激,自暴自弃而甘居落后。而且时常与同学发生矛盾,来刷自己在班级的存在感,导致同学们不愿与他交往。对老师的教导亦不以为然。 【辅导过程和情境】 一、矫正措施 1.积极关注,建立良好关系 发生如此大的躯体受伤事件,我出于本能地给予无条件积极关注。包扎完毕,我把他深深地抱在怀里,又蹲下来看着他说:“孩子,你真的是老师见过最坚强的孩子了!”没想到小雄竟然含着泪笑了。随后几天,我经常找他谈话,了解他的生活、学习,以及伤口状况等,发现这样的举止让孩子愿意和我相处,并不是避而远之甚至用不合理的举止引起我的关注了。 2.倾听共情,打开内心世界 基于他对自己的信任,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也愿意和我分享他的心声与故事。上课捣乱,只是希望老师能够关注自己,虽然这样的行为影响了老师和其他同学学习,在他看来却是一种满足;最讨厌听到同学说过生日的事了,爸爸妈妈从来没有给他过过一次生日,同学们也从来没有邀请他一起过生日。不过他还是很希望爸爸妈妈能买个蛋糕给他。原来表面上看起来不哭泣的勇敢男孩,是有很多不被理解引发的,当然也有不合理认知引发的不良行为。 3.寻找不合理认知,促成行为改变 不合理认知1:反正没人管、没有同学和他玩,到第二天补写作业也无所谓。 驳斥1:书是读给自己的,知识是任何人都偷不走的财产。初步认清只有不断地付出,自觉主动地学习才会有理想的成绩。想要有玩伴,首先穿着要整洁,勤洗漱;其次要按时完成作业,不用补写作业,才能有足够的时间和同学玩。 措施:大冬天,给他买袜子衣服,针对他的穿着及时给予评价,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他干净整洁了。每天的作业单独交给我,进行面批;提前告诉他今天要过关的知识,让他早做准备尽早过关。教室里同学间要团结互助,不歧视他,要以真诚的态度去帮助他。 不合理认知2:上课开小差,做小动作,引起老师关注。 驳斥2:告知他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力是决定成绩好坏的关键。是否可以采用多提问方式替代,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方式,帮助他提高对学习的认识。 措施:经过多次的谈话,并用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鼓励他,树立自信心,他终于在上课时抬起头了。为了不断督促他进步,我与任课老师协调沟通,请在课堂教学中对他给予更多的关注,对他多提问,多加鼓励和启发,并及时对其进步给予表扬。课后作业里,只要他的字稍微比上一次干净、认真,为他打上五角星或画个笑脸,让他自信心进一步增强。他也不再恶意破坏纪律了。一学年的时间,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学习兴趣也浓了,与同学的关系也明显融洽了。帮助他制定每个阶段的近期目标,如有进步,马上鼓励,甚至给予他物质上的奖励。 不合理认知3:父母从来没有给他过生日,一点都不爱他。 驳斥3:父母为了整个家庭已经付出了很多心血,他们的忙与累就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只是换一种方式在爱他。 措施:给爸爸、妈妈洗一次手,看看他们的手是怎样的。到爸爸妈妈的厂里去看看,他们是怎么在工作的。双休日跟着妈妈一起照顾爷爷、奶奶。培养他在校有事常与老师、同学交流的好习惯,把在校的好消息告诉父母。孩子性格开朗了,越来越懂事,开始热爱劳动、主动积极帮我分发本子、与同学能友好相处。 4.寻求家庭支持,助推人格良性发展 通过多次家访,电话联系了解孩子最近在校内校外的表现情况。苦口婆心劝家长改变教育方式,孩子很聪明,只要多加引导,就能逐渐使他走上正轨。对孩子要多关心,在孩子学习时尽量避免外界事物的干扰,并坚持注意力方面的训练,让其保质保量完成作业,与教师积极联系,反映情况。告诉父母调查中发现,全班只有3个孩子至今没有过过一次生日,没有吃过蛋糕,而他是其中一个。希望今年孩子生日时别忘记买个蛋糕庆生,通过种种沟通,让他们对这个孩子刮目相看,从而共同督促孩子进步。 【分析与反思】 一、辅导效果 1.从作业看,能百分百地完成作业了,错别字一点点少了,卷面一天比一天整洁了。 2.从课堂上看,注意力比较集中,而且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的回答准确率有所提高,并且积极主动,特别是在语文课上,似乎两眼一直在放光,异常兴奋、活跃! 3.从总成绩看各科比以前有明显提高,从待及格考到了良好,有几次还得到了优秀。特别是听、说、读、写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4.更可喜的是每次我批改他的作业,当面交给他时,他总会弯腰鞠躬对我说谢谢,他的这个举动影响了整个班级,其他同学也懂得了感恩,当听写或默写过关,因为错得多,而进行多次听写、订正、批改时,他们还会说老师您辛苦了。 5.这学期他更是主动请缨,自告奋勇当最累的劳动委员,每天把好值日关,最后一个离开教室。 二、反思 1.学生的不良习惯,都是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而教师在工作中要化被动为主动,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抓住一切教育的契机及时发现及时辅导,以促其尽快转变。 2.在辅导的过程中,要本着真诚性原则,向学生倾注更多的爱,努力构建起师生之间信任的关系。要坚持家庭与学校相结合的原则,加强教师与家长的联系,本着实效性原则共同督促。与任课教师要协作,教育同学之间要团结,从而形成良好的群体关系和氛围。这样的教育、辅导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重视家庭教育在儿童期行为塑造的重要作用。 作者系区莼湖镇下陈小学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