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景小芳 通讯员 奉纪宣 本报讯 “我们村老年协会经费来源主要是会费、祠堂红白喜事收入、社会捐赠等,每年约3万元。每笔支出都有付款凭据、经办人签字,也会定期贴出公示……”记者日前走访莼湖镇舍辋村时,发现该镇正组织纪检、农林、民政等部门工作人员对村书记、老年协会会长、财务人员等进行谈话,了解情况。 日前,区纪委启动村老年协会财务情况专项检查,对全区353个行政村的900余个自然村涉及老年协会的逐一清查账目资产,要求将各村2016年以来老年协会(包括村属红白喜事理事会、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设立的银行账户、收支方式、收支款项等情况上报至村三资办。此次整治内容重点针对农村老年协会违规开设资金账户、资金过路套现、侵占村级集体资产、坐收坐支等情况。 规范村级老年协会财务运行,是我区干部作风大整治向基层延伸和规范农村“三资”管理的一大举措,也是基层治理“补短板”的一场考验。多年来,我区村域内普遍存在老年协会,由于财务意识缺乏、监管缺位,个别老协影响到农村基层治理。“我们前期调研发现,很多村都设有老年协会资金账户,但这一账户的监管还处于空白区,一些老年协会账户以个人开户,容易造成挪用、归属不清等情况,导致发生违法违纪问题。”区纪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次整治的出发点,是通过对工作的规范来保护村干部和老年协会会长。” 沉疴需用猛药。此次整治除了各镇(街道)组织自查自纠外,下阶段还将开展统一整改、实地抽查,并最终建章立制,使游离于村集体之外的老年人事业经费,纳入到村级财务中来,明确老协资金审批权限、监管部门和职责等。由此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工作,让老协不仅回归“公益、服务”本色,还积极发挥“正能量”,成为助推我区中心工作的“银色力量”,激发正能量促老协成“老谐”,促进农村社会的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