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娅 洪溪村工业一号地块、尚桥科技工业园60号地块长时间批而未建,泉溪江5-1号地块商住项目……近日,我区完成了工地围挡排摸,对需要整治的破损、陈旧尤其是几个“批而未建、建而不快”的重点工地下发整改通知。 围挡问题,表面看只是破损、凌乱引起的工地形象问题,实际上,这些问题影响的是一座城市的形象,个别地块多年围而不建、建而不快,也降低了土地利用效率。有关工地围挡不到位或者围而不建、超长时间“待机开工”的问题,固然有施工方的原因,比如资金不到位、产权纠纷等。笔者以为,政府相关部门也难辞其咎。从本次梳理出来的10个“批而不建”、3个“建而不快”的项目,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去约束这些施工单位和投资方,发放“施工许可证”后没有时时跟进施工进度,直到停工后才后知后觉。 要铲除这种“恶性循环”,需要职能部门负起责任,对症下药。比如,在施工过程中,盯紧进度,及时发现问题。也可以公开项目进度,接受社会监督,对于超期的施工方进行处罚,常常“回头看”,形成长效机制,避免“春风吹又生”。当然,笔者也希望,施工方能够主动担起自己职责,意识到整洁美观的围挡的重要性,也意识到自身项目与城市的关联性。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围挡整治”令已发,我们期待职能部门和施工方两者的立说立行,期待见证奉化的蜕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