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培芳 鸡蛋有不少与节日有关的传统,比如西方复活节的彩蛋,中国民间传统的立夏蛋,古人认为,鸡蛋圆溜光洁,象征着生活之圆满,立夏日吃鸡蛋能祈祷夏日之平安,俗话说,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意指随着炎夏步步逼近,小孩子特别容易“疰夏”,据称只要在立夏那天吃蛋,就可预防此病。当然,这样的说法出自谁口无人知晓,但历经世代相传,最终成为立夏的习俗,而且“吃蛋拄心”,这也正与中医理论上的“立夏养心”不谋而合。 立夏除了吃蛋之外,还有另外的传统,煮好的蛋,大人用丝线编成蛋套,装入煮熟的未破鸡蛋鸭蛋,或挂在帐子上,或挂在小孩子脖子上,许多孩子欢天喜地地挂着五颜六色的蛋套到学校去“斗蛋”。 立夏蛋套,孩提时代的美好回忆 记得小时候,立夏还未到,家家户户都会开始煮茶叶蛋,孩子们更是兴奋,因为在这几天,妈妈们会挑选五颜六色的毛线,有的两两配合,有的依靠椅背,开始打蛋套,孩子们则全神贯注地守在一旁,眼里充满了期待,蛋套完成后,他们会装个茶叶蛋挂脖子上,满大街地找小伙伴斗蛋,和其他小朋友来一场斗蛋大会,调皮点的小孩则抱个鹅蛋来,雄赳赳气昂昂地横扫全场,要是自己的蛋不敌对手,不幸破碎了,他们也不会失望,高高兴兴地把蛋剥了吃,这样的场景,应该是这一天里孩子们最快乐最兴奋的事。 全国各地的立夏习俗不同,江浙地区民间有“立夏胸前挂蛋”的习俗。相传从立夏这一天起,天气晴暖并渐渐炎热起来,许多人特别是小孩子会有身体疲劳四肢无力的感觉,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称之为“疰夏”。女娲娘娘就告诉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小孩子的胸前挂上煮熟的鸡鸭鹅蛋,可避免疰夏。因此,立夏节吃蛋挂蛋套的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据了解,这一传统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前还是比较流行,后来渐渐淡化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70后、80后小朋友家长不太会做蛋套了,而且因为没什么赚头,小商小贩对制作蛋套也不太感兴趣。 传统蛋套有了新花样 5月5日立夏将至,又到一年中吃茶叶蛋、制作蛋套的日子。“立夏快到了,今年立夏应该来点不一样的蛋套,自家姑姑纯手工编织,需要的联系我。”早在今年4月初,朋友圈就出现了不少卖蛋套的小伙伴,与传统的简单的蛋套不同,今年的蛋套多了许多形式新颖的造型,活灵活现的小金鱼,红彤彤的小草莓,可爱的小黄人,还有男孩子最喜欢的美国队长标志,而这些蛋套,都是奉化心灵手巧的主妇们亲手编织的。 家住秀水家苑的孙玉芳就是其中一位巧手主妇,今年50岁的她从年轻时开始就对毛线编织非常感兴趣,大到毛衣、背心,小到围巾、手套,孙玉芳只要一空闲下来,就会变着法儿编织一些东西供自己和家人使用。4月初的时候,她无意间在网上看见了一个视频,视频里面播放的是一个年轻妈妈在给自己的孩子编织小金鱼蛋套,她看了以后非常新奇:“没想到传统的蛋套能变出这么多花样来,小金鱼造型的蛋套,再装进一只鸡蛋,那圆鼓鼓的模样实在招人喜欢。” 孙玉芳看了视频以后就暗暗琢磨:大人看了都这么喜欢这金鱼蛋套,小朋友肯定更加喜欢,于是她对照着视频尝试着编织一个金鱼蛋套,发到了朋友圈,没想到吸引了不少朋友的注意,甚至有人出钱向她购买。看见蛋套如此受欢迎,原本就空闲在家的孙玉芳趁着立夏将至的时节,干脆批发了毛线,开始“专职”编织蛋套卖钱,还研究出了草莓、小黄人、米老鼠等其他深受小朋友欢迎的蛋套造型,“别看这么一个小小的蛋套,可要花费不少时间,比如这个金鱼蛋套,要钩鱼身,钩鱼尾,还有鱼眼睛,没1个多小时是完成不了的。”孙玉芳告诉记者,随着立夏临近,这段时间找她来购买蛋套的人不少,“很多都是80后的年轻妈妈,一个蛋套18元,保存得好的话,可以用好几年呢,大家都挺愿意购买的,上次有人一下子向我定了30个。” 造型多样的编织蛋套惹人喜爱,传统蛋套遇见了巧手主妇,就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原来传统可以这样时尚地表现出来! 图为造型多样的立夏蛋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