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A3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4月25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针一线总关情

    􀴁童优佩

    一个偶然,看到同事大姐做手工绣,激起了我动手的欲望。

    想想自己向来笨手笨脚,于织毛衣、学裁剪之类的女红一窍不通,哪怕折个纸也毫无耐心。绣花?我能行吗?带着对自己的诸多怀疑,还是决定试试。

    上网淘了几个简单的图案,两天就到了。晚饭后,耐心地坐在沙发上,绣绷一撑,穿针引线,一针一针慢慢地绣起来。一连几天,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在此,体味了什么是真正的爱不释手。

    手握着绣绷,心里满是踏实感。一针一针上下穿梭,就有了穿越时光的暖意。

    针线里,有尘封的记忆。小时候,看老屋邻居的大姐姐们绣花,那么凝神专注。而我,就在穿针和发呆间度过了一个个下午。

    听着针线穿过麻布的嘭嘭声,心,无端地柔和起来。意外发现,有那么一个隐秘的角落,依然藏着一颗温柔的少女心。我不知道绣这些要做什么,手机套?茶杯垫?枕巾?手帕?好像又都不是,我只是喜欢眼前这幅清新的图,一针一线地绣着,醉心于面对着它的欢喜。就像十四五岁的少女,有了心仪的异性,却并不曾想谈恋爱,更没有想牵手、拥抱之类的实质性行动,甚至都没想要告诉对方的冲动。只远远地望一眼,就舒展了眉眼,满心欢喜。那欢喜是憧憬,是希望,是心里的一轮明月。

    如今,几乎所有的衣服都是买成品,一般人家里,最多备个针线盒偶尔订个纽扣之类。想想那些衣服要自己缝制的年代,女子的针线活有多么繁重。普通老百姓,要顾及全家老小。衣服、裤子、鞋子、帽子,样样都要一针一线地缝出来。“临行密密缝”,母爱牵心肠;“寒衣针线密”,家贫爱意浓。一针一线间,埋藏了女子对儿女、夫婿、长辈多少绵密情思。任何一种感情,具体化为衣食住行,才成了一种真实的存在。针线里,埋藏着女子对家人浓厚的爱意和深切的责任。难怪那豫剧里的花木兰,言之凿凿和兵哥哥争论:谁说女子不如男。“你要是不相信啊,请往这身上看,咱们的鞋和袜,还有衣和衫,千针万线都是她们连啊……”豫剧那悠长婉转的尾音,极好地赞叹了做针线女子的耐心和细腻。想来古时女子,没有不做针线活的,不用说底层老百姓,贵族妇女也或多或少要做一些。不读书倒无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不做针线活,那是要被耻笑的,至少是不够贤惠的理由之一。

    哪个少女不怀春?古代少女的春心,少不了掩藏在花园阁楼里,只有那绣布上的一朵牡丹,一对鸳鸯,才得显现吧。一个香袋,一块手帕,那还是姑娘们的爱情信物呢,多少说不出口的话,在那丝丝缕缕间埋藏。崔莺莺的心思在夜里做针线时被红娘猜透,“针线无心不待拈,胭粉香消懒去添。”连林黛玉那样喜爱读书写诗的闺秀也要偶尔动动针线,做个香袋之类。书中没写她怎么做,反写了她以为宝玉把自己的东西送了人,生生地把已经做好的香囊气呼呼地铰碎了。针线活做起来不容易,一旦破坏起来却是简单得很。

    红楼梦里针线活最好的是晴雯吧,拖着生病的身子愣是连夜补好了宝玉那件连织补匠都无能为力的雀金裘。每每芙蓉花开,就想起这个灵巧果敢的女子,地位低下偏心气那么高,此间的鸿沟生生用了她的性命去填补。可怜,可叹。

    思绪穿越古今,针儿上下翻飞,一一理顺的不仅仅是手中的丝丝缕缕的线,还有心里千千万万的结。在描摹一朵朵花的秀丽,勾画一片片叶的舒展时,心里所有的结都被慢慢打开,也许,有的还成了花上的点缀,叶间的纹理……

    女儿做完了作业,羡慕地凑过来,说:妈妈,能给我绣一下吗?我欣然答应,递给她。看着孩子专心而略显笨拙的样子,突然想,也许十几二十年以后,她也会记起,这样一个平常的夜晚。她的记忆里,我这个笨手笨脚的妈妈,没准是心灵手巧的呢……

    一针一线间,多少情思在心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