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A3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4月25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什么才是真正的起跑线

——看影片《起跑线》

    􀴁田婷

    继《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和《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在国内取得高票房之后,由萨基特·乔杜里执导,伊尔凡·可汗主演的又一印度良心作品《起跑线》在内地上映,再次让我们感受到印度电影的独特感染力。

    近年来,从印度引入中国的作品总能引起社会各界广泛讨论,《起跑线》为何能在短短几天内就拥有这么好的口碑和票房?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不难发现,该部影片发出的声音能抵达观众内心深处,代表了大部分观众最想呐喊出来的东西。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这部印度电影《起跑线》提前为你打了一剂预防针。影片从正面探讨了印度的教育问题,却也让无数中国观众深有同感,影片中印度社会的教育观也与中国教育理念不谋而合。正如电影海报所刻画的那样,“即使变成自己讨厌的人,也要让孩子获得最好的教育”。天底下的父母,都操着一份同样的心。

    《起跑线》讲述的是一对典型的印度中产阶级夫妇拉吉和米图,有一家规模可观的时装店,有点小钱但没有符合上层社会的体面职业,为了让女儿皮雅不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费尽心思甚至不惜假扮穷人骗取名额送女儿进入名校的故事。

    影片采用喜剧的形式,让拉吉一家从“扮富”到“装穷”,为了让孩子享受最好的教育资源,他们四处奔波走动关系;他们从富人区搬到贫民窟,在吃苦受罪的同时也为观众奉献了足够的笑料。通过这些啼笑皆非的故事情节,将上层社会的淡漠疏离与贫民区的善良纯真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电影最后,拉吉说了实话,他坦言在两次搬家经历后,给他最大冲击的是他心中对教育的本质越来越清晰化,教育本身没有分层。他说:“如果我不是一个好人,又如何成为一个好爸爸?”成才以前,要先成人。比我们当下阶级更重要的是孩子内心的价值观。台下一片沉默,观众的脸上都写着“若有所思”,但却只有妻子为他鼓掌。

    很多时候,当你不被旁人理解,与他人背道而驰时,也别丢失了自己的本心。如果说真有起跑线这么一回事,那么看到最后你会发现,影片真正想要表达的是回到教育的初心,真正优良的教育并不是你获得了多少分数,而是对这个世界心存善意。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跑道,在自己的跑道上用力奔跑,那便是起跑线的意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