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A3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5月08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堰村四角坪

    □毛节常 赵伊丽

    大堰镇大堰村东北面有座奇山,山下流水潺潺,山上竹木葱茏,风景秀丽,从高处看,这座山就像是一面硕大的围屏挂在村边。起初,文人雅士美其名曰“诗谷屏”。后来传说有个风水先生在山顶看中了一个墓穴。那地方叫啸天狮子,说是在这个地方做坟,能出皇后,于是有户邬姓人家将此言当真,就在那里做了坟。出殡的时候,碰到天降大雪,棺材抬不上去,这户人家就向村民买砻糠铺路,直至砻糠被买光,就干脆将砻糠换成谷子,直接用谷铺路了。这事情被天上的神仙值日功曹知道了,认为这是暴殄天物,就派了天牛下凡,把风水破了。这以后,诗谷屏就被百姓戏称为“筛谷坪”。

    从大堰村到山顶修有一条长4公里的机耕路。“这叫铜锣坵,原来有户人家住着,主人已经89岁了,叫王永庆。”快到山顶的时候,热心的村干部王桂生边走边介绍,王永庆家的旁边有孔泉水,王永庆曾发现如果泉水充足,那么这一年会风调雨顺,阖家平安,如果泉水枯竭了,那么这一年的天气和收成会差些。由于现在造了机耕路,看不出原来的屋基痕迹,只有路边的沟里还在渗水。我不禁疑惑,这山顶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翻过山顶,看到一个小院子,王桂生说这里原先叫茶园庵,很早以前是个寺院,寺院里住着和尚。有一年农历正月初一,村民来拜佛,看到和尚在赶牛碾米,就说和尚不懂风俗规矩,正月初一怎么能叫牛碾米呢,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再也没村民来进香了。原来,和尚记错了日子,误将初一当成了大年三十。从此寺院就门庭冷落,逐渐消亡了。

    上世纪,大堰村在山上开发出100多亩面积的茶园,茶园庵被改建成拥有10多间房子的茶厂,一度热闹非凡。前几年,这里又翻了地。现在有人来此承包,种植各种水果花木,种有猕猴桃、水蜜桃、李子、梅、枇杷等。走进一间房子,发现里面经过整修,安装了空调、WIFI。见有访客,热情的女主人特地为我们泡了壶茶。品了一口,感觉特别鲜美醇香。女主人说,旁边那口井里的水水质好。

    水井就在房子的旁边,井深约3米,井口直径约1米多,平常水深约2米,井圈内长着青苔,冬暖夏凉,井水不亏不盈,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面。“水很清澈,水井旁还有个水塘,但塘水绝不会渗到水井里去。现在用抽水泵把水打到高一点地方,作为家庭生活之用,水井旁还有棵金钱松,也有一抱大了。这水确是好水,不过这里距离山顶几十米远,水是从哪里来的呢?”疑惑之余,王桂生又回忆,过去村民上山来干活,回去时还特地带水到家煮茶喝,“现在,还有人上山打水供家用呢。”

    走出屋子,有村民正在干活。王桂生说传说中被“天牛”耕掉的那座坟就在屋后,那里有块较大的地,以前就叫大殿,也可能是寺院建筑的地基。我向山下看去,响水岩的车辆来来往往,南溪村近在眼前,半山村的家家户户都看得清清楚楚。一条条的机耕路就像飘带,从山上绕来绕去。

    看了山,喝了水,我还纠结,除了诗谷屏、筛谷坪,这山为什么又叫作“四角坪”呢?山上虽然平坦,但没有四个角,可能是村民为了便于记忆,就直接叫成“四角坪”了吧。下山后,又听闻有关四角坪的故事蛮多,真需要有心人深入挖掘。不过,山上的井水实在好喝,久久不散的山野之香在味蕾流连,那味道至今难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