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赵伊丽 毛节常 本报讯 自去年成立全省首个镇级文明委以来,大堰镇瞄准更高目标——创建全国文明镇,提出“一年设载体拓阵地,两年抓深化促长效,三年树新风大提升”,通过推行“六六工作法”,全力为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提供乡风文明支撑。 “‘六六工作法’,指的是‘六个有’和‘六个一’。”镇文明委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即通过有班子、有制度、有规划、有经费、有活动、有品牌“六个有”,进而来保障“一堂”“一员”“一规”“一榜”“一站”“一评”“六个一”的实现。 何谓“一堂”?即“连山讲堂”,它也是该镇群众文明素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中的一项内容。今年,大堰以镇党校、村文化礼堂、连山讲堂为主阵地,构建镇村两级教育网络。“连山堰情”文明风景示范线上的7个村充分利用“连山讲堂”,开展村民大讲堂教育行动。由乡贤、党校老师等在村文化礼堂开课,为村民讲授文明礼仪、家风家训等内容,形成良好的家风、民风、村风和店风。 “一员”指的是该镇的文明观察员制度。“前两天,在宁海考察过程中,我觉得有些文明标语,值得我们学习……”后畈村一位村干部说,他们村是“连山堰情”文明风景线中的文明风景示范村,在每次外出学习后,大家都会在村内开展文明大讨论,真正做到“面子”美和“里子”美同步抓,这一切得益于大堰镇的文明观察员制度。据悉,镇文明委每年都会组织观察员、村主要负责人到异村考察,学习先进村经验,并结合实际,让各村开展大讨论,探索符合本村的文明建设做法。此外,观察员还要结合“道德庭”工作实际,每季度向村两委报告执行情况,并提出乡风文明的相关建议。 “一规”,指的是镇文明委开展的“修民约、易风俗”活动。出台《大堰镇移风易俗指导意见》,由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并积极倡导村民婚事新办、丧事从简,约束餐次、餐标、餐单。各村通过入户走访、圆桌会议等形式,征求村民意见建议,修订村规民约,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内容细化、制度化,最终形成“一镇一规一村一约”。 镇文明委还专门设立“一榜”——乡风文明红黑榜。根据“五风”建设要求,建立公示机制,做好党风、民风、乡风、家风、店风五风弘扬工作。建设“一站”——“帮客驿站”,发挥镇志愿服务枢纽站作用,实现示范线上的行政村“帮客驿站”志愿服务全覆盖,充分通过各种志愿活动,达到“有活动”的效果。开展“一评”——“最美”系列评选。每年评选“最美大堰人”“最美村姑”“最美庭院”等,开展学习身边的“最美”宣传,形成学习典型、宣传典型、崇尚典型、争当典型的浓厚氛围,实现了宣传一批、感染一片的初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