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A1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6月11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证券营业部25年风雨路

    􀴁记者 沈珞

    通讯员 邬其君

    证券市场,俗称“股市”,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标志性事物之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几经跌宕起伏,如今证券市场已成为经济领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最初的报单员到运营总监,25年的时间里,光大证券奉化营业部庄琳娜见证了证券市场在奉化的发展。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现在的惠政西路三江超市地块还是证券市场交易大厅——宁波证券分公司奉化营业部。1994年10月28日,由人民银行奉化市支行和宁波证券公司共同筹建的奉化营业部在惠政西路35号正式开业,营业范围包括代理发行各种有价证券和证券买卖,包括A股股票、基金、国债、权证等。

    当时20岁的庄琳娜,是该营业部的首批员工之一。“在入行前,对股票的了解仍停留在新闻上。”庄琳娜告诉记者,当时在她,以及许多市民眼中,股票、证券等是带着浓郁资本主义色彩的新兴事物。

    “开业之初,开户的人只有10多个,以金融行业从业者、机关事业单位职员和有投资意识、资金实力的中年人为主,还不如我们员工多。”庄琳娜表示,当时有些小尴尬,不过渐渐地,开户的人就多了起来。据庄琳娜回忆,因为客户少,还会有营销任务。而且,那时证券交易大部分环节都是手工操作,作为报单员,她白天要接收客户填写的委托单,然后通过电话,把客户下达的交易指令上报给交易所,晚上还要和同事一起手工清算记账。

    营业部开张时,中国股市正处于熊市,因此首年的盈利并不乐观。不过从1996年1月开始的牛市,持续了整整17个月,让庄琳娜印象深刻:“当时电脑没有普及,很多股民需要到营业厅看行情。营业厅正中有个大屏幕滚动显示股指和股票涨跌情况,每逢股指大幅上涨,人群中就会爆出惊呼声,让我们也跟着很激动。”

    那几年,开户的股民很多只是想尝试一下。1995年底,家住惠政路的沈先生在宁波证券奉化营业部开了户,存了5000元。“当时都在说炒股,所以我也想去试试。”沈先生告诉记者,由于是玩票性质,他并没有请教资深人士,只是在证券营业所附近的一家书店买了一本年报,随便挑了几家营业状况不错的企业发行的股票,后来慢慢开始关注起财经杂志和财经电视栏目。

    2000年6月19日,宁波证券奉化营业部迁至南山路111号,次年更名为天一证券奉化营业部。新地址和新名字并没有带来好运气:随后中国股市在4年里经历了6次熊市,这使得天一证券奉化营业部一度需要靠打白条支付员工薪水。不过,熬过这艰苦的4年后,中国股市在2年间迎来了7次牛市,那段时间,庄琳娜和同事工作时一整天都无法休息,当时主要依靠交易佣金为主要盈利的营业部也走出了低谷,迎来了丰收。

    以股民身份经历过这6年的市民邬先生笑言:“牛市像青春般转眼即逝,而熊市漫漫真如铁”,他告诉记者,当年在股市投资了近30万元,在4年熊市时几乎亏光,但是熬过熊市后,在两年里他成功翻身,反而赚了一笔。邬先生表示,“股市让我第一次认识到了投资有风险。”

    随后的十多年里,其他证券公司陆续入驻奉化,为股民提供了更多选择,也让同行竞争日趋激烈,而天一证券也于2007年被光大证券收购,天一证券奉化营业部改名为光大证券奉化营业部。如今,入驻奉化的证券公司已达到4家。

    “现在证券公司的盈利也不仅靠交易佣金,投行业务、理财产品、帮助公司上市等也成为盈利来源。”庄琳娜表示,这对证券从业者的要求也更高了:“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