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A5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6月11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慢性病依然是主要死亡原因

2017年我区居民慢性病 与死亡原因监测报告出炉

防控慢性病重在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2017年奉化区居民慢性病与死亡原因监测报告近日出炉。报告显示,慢性病仍然是我区户籍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与2016年相比,2017年我区居民期望寿命上升0.35岁,为80.89岁。总死亡数及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急性事件发病数呈下降趋势,恶性肿瘤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慢性病依然是居民主要死亡原因

    2017年全区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数的82.39%,是我区户籍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导致死亡的主要慢性病有恶性肿瘤、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等。2017年共报告恶性肿瘤病例2136例,每1000人中有4.4人发病,恶性肿瘤前5位的发病顺序依次为肺癌、胃癌、甲状腺癌、肠癌、乳腺癌。共报告糖尿病个案2508例,每1000人中有5.2人发病。共报告脑卒中发作病例1853例,每1000人中有3.8人发病。共报告冠心病急性事件224例,每1000人中有0.46人发病。慢性病的主要危害是造成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容易造成伤残,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且疾病进程长、医疗费用昂贵,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因此,为有效预防、控制和延缓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区疾控中心根据《应对慢病危机的优先行动》并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建议:

    1.控烟——扎实推进无烟单位建设,倡导并逐步实现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禁烟,以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为契机,通过媒体倡导、公众倡导、家庭倡导,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在全区开展控烟宣传,提高居民对于吸烟危害的认识。

    2.减盐——减少食盐的摄入,做到每人每天摄入少于6克盐,减盐可以降低血压,而高血压是脑卒中和心脏病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具体的减盐措施包括烹调时少放食盐、酱油等含盐量高的调味品;烹饪时后放食盐,鼓励使用低钠盐;日常生活中尽量少吃或不吃腌制、卤制、泡制等高盐食品;在加用食盐时最好使用有计量单位的容器,如盐勺;食用包装食品时,要注意食物标签,了解含盐量。

    3.合理膳食——合理膳食要记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六条核心推荐,推荐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推荐二: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做到食不过量,控制总能量摄入,保持能量平衡,并保持健康体重。推荐三:多吃蔬果、奶类、大豆。蔬菜水果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奶类富含钙,大豆富含优质蛋白质。要做到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推荐四: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推荐五:少盐少油,控糖限酒,培养清淡饮食习惯,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足量饮水,成年人每天7-8杯(1500-1700ml),提倡饮用白开水和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推荐六:杜绝浪费,兴新食尚。选择新鲜卫生的食物和适宜的烹调方式,学会阅读食品标签,合理选择食品。

    4.提倡身体活动。各年龄段人群都应天天运动,每周至少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6000步。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

    5.定期体检:45岁以上居民的应主动参加健康体检,通过体检,可以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能做到对慢性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通过健康体检可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同时减少国家和个人的经济损失。

    居民期望寿命80.89岁 居国内较高水平

    期望寿命是评价居民健康状况的主要指标,根据各年龄段人口的死亡情况计算后得出的,指在现阶段0岁组(人群)如果没有意外的情况下应该活到的年龄。期望寿命每年会呈现一定程度的波动,其高低主要受社会经济条件和医疗水平等因素的制约。2017年奉化区居民期望寿命80.89岁,其中男性78.70岁,女性83.33岁,在国内居于较高水平。

    总死亡数及3种慢性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2017年与2016年相比,全区总死亡数及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急性事件发病数呈下降趋势。特别要提一下脑卒中,2016年以前,奉化区脑卒中报告率较高,位居宁波市首位,2016年与2017年脑卒中报告发病率连续2年呈现下降趋势。与2015年相比,2017年脑卒中报告发病率下降19.48%。脑卒中又叫脑中风,主要包括脑出血和脑梗死,是高血压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因此要预防脑卒,重点是要做好高血压的发现和控制,同时做好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治疗、加强体育锻炼、做到合理饮食、控制体重以及杜绝吸烟及过量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

    恶性肿瘤报告发病率略有上升

    2017年与2016年相比,恶性肿瘤报告发病率上升7.78%。恶性肿瘤是以细胞异常增殖及转移为特征的一大类疾病,可侵袭身体的几乎任何部位。恶性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复杂渐进的过程,与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和遗传、免疫等因素密切相关。虽然许多癌症的病因未明,但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资料显示,癌症是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80%以上是由外在因素引起的,与环境因素及生活方式密切相关。1/3癌症的发生与吸烟有关,1/3癌症的发生与营养因素有关,其余1/3则与感染、职业暴露及环境污染等有关。

    男性应重点关注和预防哪些恶性肿瘤

    2017年男性报告发病率居首位癌症为肺癌,其次为胃癌。因此男性应重点关注和预防这两种癌症。不同癌症的预防侧重点不同,预防肺癌以戒烟、控烟为主。预防胃癌要吃低盐食物,不吃霉变的食品,不暴饮暴食,经常食用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等,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

    女性应重点筛查和预防哪些恶性肿瘤

    2017年监测结果显示,女性甲状腺癌报告发病率已跃居第一位。甲状腺癌具有高发病率和低死亡率特征,30-59岁发病高峰,因此建议30岁以上女性每年进行甲状腺超声音检查。另一个应重点关注的恶性肿瘤是肺癌,2017年女性肺癌已跃居第二位,女性肺癌预防以远离二手烟和厨房油烟,雾霾天做好个人防护为主。

    另外,国际公认通过筛查能降低死亡率的癌症为宫颈癌和乳腺癌,因此建议35岁以上的妇女定期进行乳腺超声检查和宫颈脱落细胞涂片检查,同时,有效预防宫颈癌可接种HPV疫苗。

    区疾控中心 冯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