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A6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6月26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爱茶人的新潮流

申时与茶在一起

    􀴁记者 陈培芳

    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花茶。无论是奔波劳碌的普通老百姓,还是追求风花雪月的文人雅士,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处处有茶。

    茶,本是一片树叶,最初与人类相遇时,它被当做一味解毒的药。几千年前,它经由中国人的双手和智慧,变为一道可口的饮品。茶,不仅能解渴,亦能入诗入画。

    早在唐代,茶圣陆羽撰写中国经典《茶经》,让茶推动了我国乃至整个世界的茶事活动。又有茶仙卢仝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将喝茶的体会描写得淋漓尽致。诗云:“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

    作为爱茶人,茶是无时无刻的陪伴,而如何更好地喝一杯茶,也成了茶友们不断探寻与摸索的话题。现如今,伴随着科学饮茶理念的加深,申时茶翩翩而至,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喝得真通透

    “男士半握拳,自然地垂放在腿上,双腿与肩同宽。女士双手将大拇指相扣,左手在上,右手在下,虎口相交,护住丹田。膝盖微微触碰内合,双脚微微内八,这样有利于膀胱经更好地打开。”

    “采用腹式呼吸法,先呼后吸,呼气时肚子收进来,吸气时肚子鼓出去。”

    “喝茶时,左手持杯以为礼,右手持杯以为敬,感恩之心以为品……第一碗茶,一碗喉吻润……第二碗茶,二碗破孤闷……”

    上周四下午3点,在城区河头路子午文化创意公司茶室内,一场申时饮茶仪式正在举行。净手后,大家开始“正襟危坐”在长方型茶桌四周,轻闭双眼,跟随着主持人鲍卫英口中的《七碗茶歌》与音乐轻缓的旋律,啜饮着茶汤,有人不时用纸巾擦去额头与颈间频频冒出的热汗。茶室里静得能够清晰地听到热水注入茶壶的冲击声以及众人喝茶的啜饮声。此刻,他们只与茶在一起。

    1小时很快过去,7杯茶下肚,茶友们脸上纷纷褪去了刚来时的干涩,面色红润起来,更有人的上衣仿佛洗过一般,都湿透了。“静静喝完这7杯茶,仿佛蒸了一次桑拿,又像是做了一次瑜伽,喝得非常通透,感觉很舒服,整个人都变轻松了。”爱茶的魏女士是第一次体验申时茶,她迫不及待地想要和身边的朋友分享。

    此次活动的组织者、子午文创的工作人员王小玲告诉记者,年初开始,他们已经举办了多次这样的活动,每次邀请15个人左右参加。“让大家体验到申时茶的魅力,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喝申时茶,方法有讲究

    申时茶能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喜爱,鲍卫英是十分开心的,她是一个茶道爱好者,接触申时茶文化后,就深深地被吸引,所以她现在是一位申时茶仪式的主持人。“申时茶,一是时间,二是方法。简单说,就是在下午3-5点,采用腹式呼吸法,在四十分钟左右喝上七杯茶,饮茶量通常在500ml左右,喝到身体通透,改善循环,平衡情绪和肌体,以达到身心健康、愉悦的目的。”鲍卫英说。

    申时是古时十二时辰制下的一个时辰,指的是现今的下午3点至5点。此时,膀胱经当值。膀胱经是人体最长的一条经脉,《黄帝内经》里说:“膀胱,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州都”指水聚之处,膀胱为水府,是储藏水液的地方,申时应完成良好的体内水液循环。因此,申时把茶喝透,能够起到神清气爽的效果。

    喝申时茶时,选择什么茶最好呢?鲍卫英建议选用老白茶,因为这种茶汤具有发散、渗透及平衡的作用。申时茶的茶量波动范围在0-500毫升,人们根据身体需要,适量喝茶,适量弥补。“我们一般的杯子是100毫升,每次倒七分满,7杯喝下来,总共喝500毫升左右。”她说。

    健康的生活方式

    “每一场申时茶活动举办下来,参与者都会有明显的体感,所以他们反馈更多的是身体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申时茶是让人们放下思量、判别,让茶与身体对话,是给身体做减法、做清扫。很多人都会选择回去和亲友分享,让更多人有喝茶的诉求。”鲍卫英告诉记者。

    不过,她也强调,申时喝茶,并不是排斥其他时间喝茶。申时喝茶,如有条件,可以采用这种有仪式感的方式让自己全身心地去喝一次茶;若是条件不允许也没关系,并不拘泥于各种仪式,在路上、在电脑旁也是可以的。“其实申时就是给予我们一个喝茶补水、调整放松的信号,只要你愿意,可以不拘泥于一种形式或一种茶,在哪喝、怎么喝、喝什么,自在就好,拿起塑料瓶喝水都好。”

    在鲍卫英看来,喝茶,不仅是要解决身体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将茶作为一种健康、乐观、积极的生活方式,注入到人们的生活中。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