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华良 通讯员 沈绿草 本报讯 烈日炙烤,酷暑难耐。记者从区气象台了解到,昨天我区迎来今年入夏以来最热的一天,到昨天下午2时30分,最高气温达到37.2℃。 随着副热带高压的加强,前天我区最高气温达到35.1℃。昨天上午8时起,气温一路往上蹿,热浪滚滚。昨天中午,记者在南山路、惠政路、中山路、大成路等地采访时发现行人稀少,脚下的水泥路滚烫,很多市民“全副武装”防暑。不少市民打开空调躲在家里不肯出来。 “梅雨季会出现这样的天气并不稀奇。”区气象台台长、高级工程师王武军指出,“梅中有伏、伏中有梅”的现象一直都有,民间还曾有“小暑一声雷,转做倒黄梅”的谚语,这样的梅雨被称为非典型梅雨。去年梅雨期只出现一天高温,今年副热带高压不太稳定,冷空气与副热带高压之间的势力总是一强一弱,雨带也就随之摇摆不定。总体而言,今年梅雨期出现的高温天要比去年明显增多。这几天,副热带高压北抬占据主场,天气非常炎热。等到29日后,副热带高压减弱,冷空气势力强了,午后会出现雷阵雨天气,最低气温26℃,最高气温33℃左右。 据区气象台昨天预报,29日前我区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湿度较大,体感闷热。29日后,副热带高压东退减弱,降雨增多,局部地区雨量较为明显,会出现强雷电、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区气象局提醒,有关部门要切实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特别是高空和野外作业更要注意避暑,最好在下午3时以后再作业,以免发生意外。降雨期间,各地要及时做好山塘水库蓄水工作,把水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