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A6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6月29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洛夫漂木而行

    􀴁程应峰

    洛夫的诗充满了诡谲绮丽之美,充满了魔幻与动感,极具震撼力,被誉为诗人中的动力学家。他曾与张默、痖弦共同创办《创世纪》诗刊,以新作品引领新风潮。2000年,他出版3000行长诗《漂木》,漂木的意象与华人在海外的漂泊,与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息息相关,引起诗坛关注与读者共鸣,因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他在诗中以圆融的技巧,现实与历史交互变换的手法,展现出深刻的哲思味与抒情性。

    洛夫对诗如痴如醉,他自身就像漂木而来的尘世精灵。他的诗歌思维常常波澜翻滚,具有跨越时空的穿透力。就像他在《烟之外》写到的一样:“在涛声中呼唤你的名字/而你的名字/已在千帆之外。”他以漂木而行的姿态,拒绝世俗名利的诱惑,不受任何外来力量的干扰,不知疲倦、无我忘我地追寻着尘世之间的澄明智慧。

    有人说,洛夫的诗,不粘不滞,不显不露,却能把充满深情的东西于不经意间表达出来。的确,他的诗一如其创造的独特意象“漂木”,足以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地漂流下去。他的想象是如此奇特,《漂木》第一章就可窥一二:“没有任何时刻比现在更为严肃/落日/在海滩上/未留一句遗言/便与天涯的一株向日葵/双双偕亡/一块木头/被潮水冲到岸边之后才发现/而那漂来的木头/竟然把躺在沙滩上喘息的教授当作自己……”他的诗性思维是如此开阔:“……思想死了/诗,才开始飞翔/去年从八十层高楼听到的鸽哨/跌落在/今日午餐的瓷盘里的/只是一根/丧失飞行意愿的羽毛/我闲闲地端起酒杯,看著/一把古剑穿越历史/最后飞入一堆废铁……”诗人以多重身份,多种角色,各种形态,漂木而行,一个诗性的世界以前所未有的规模与气魄在他的诗性思维中瑰丽地展开。

    隔着距离和时间的苍茫,隔着睡去和醒来的空隙,隔着人与人、心境与心境的冲突,洛夫将自己嵌入无法弥合的宇宙,在时空交错和对抗中,倾诉心中的震撼和颤动。他的内心世界,也曾如无根的漂木,迷茫而纠结。就像“院子里满地的白云/依然无人打扫”,但他依然在大海中寻找生命的启示录:“我们抵达,然后停顿/然后被时间释放”。他的诗歌要交付出来的,不是人性的欲望,而是生命的禅意,思维的花朵,一个智者的心灵皈依。

    漂木而行的洛夫也曾在爱海逐波,在《饮》一诗中,他这样写道:“你说要拥有一个茂密的果园/遍布白玫瑰的御林军,然后把我囚禁/用秀发编成软软的绳子/捆我在六月的葡萄架下/这样,我就仰卧不起,饮你的十九岁/你的眼睛使我长醉不醒……”这是多么纯真、多么美妙、多么快乐的爱情啊!在《城》里,他是那样执着痴迷:“我不要你的封赠,赤裸即是荣耀/但愿掌管那把钥匙/夜夜让我们把爱的果园轻启”。情爱,是时空的主题,心有锦绣、漂木而行的洛夫是绝对不会错过的。

    穿越时空异象,穿越古典意境,洛夫将种种人生际遇演变成自我超越,自我创造,自我革新。既以一根漂木营造出充满宿命轮回的诗性之美,又在一个宽广无垠的世界里,完成了不懈不怠的生命追寻。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