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吴小玲 “十三五”以来,我区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及《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稳步推进我区垃圾分类收集及处置,提升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加快实现我区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 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及处置 目前,我区已成立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与循环利用工作领导小组,拟定了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 提升生活垃圾处置能力。为进一步提升张家岙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置能力,我区投资3350万元实施提标改造工程。目前,已完成项目设计方案、测绘、地勘以及施工图等工作,12月底前完成改造;为提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总投资6.5亿元建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目前,《奉化区生活垃圾处理规划(2018-2020年)》已获区政府批复;垃圾焚烧项目选址论证报告通过专家评审,完成项目可研初稿和供规划用的“三评”初稿。 有序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太阳能垃圾减量化处理站建设。2008-2010年,在溪口镇和大堰镇累计完成40个行政村太阳能垃圾减量化处理站建设,建成处理设施66座;开展2个省垃圾分类减量试点村庄建设,分别为溪口镇明溪村、萧王庙街道滕头村,两村结合实际较为有效地开展了不同类型的生活垃圾处理试点工作,其中明溪村采用太阳能处理工艺,滕头村采用机器处理模式;结合农村品质提升行动,开展垃圾分类减量处理任务。2016年完成新建村、柏坑村、金峨村、林家村、青云村等5个村处理设施建设。2017年完成马头村、黄贤村、曲池村、沙堤村4个村的站点建设。2018年计划在裘村镇开展垃圾分类示范镇建设 加强工业固废污染防治 目前,我区共有4家危险废物收集企业,分别为宁波金土地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汽修行业废油等收集,年收集能力1万吨;宁波金土地固体废物回收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废电瓶回收,年回收能力1万吨;宁波盛晖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汽修行业废油等收集,年收集能力0.48万吨;宁波滕头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废电路板回收,年回收能力0.5万吨。 2017年我区纳入环境统计的污泥产生企业共计2家(其中污水处理厂1家,工业污泥产生企业1家),根据2017年污泥年报,污泥产生量约3.3万吨。从处置情况上来看,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 加强农业废弃物污染防治 构建秸秆收贮运体系,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积极抓好秸秆全量利用示范方建设、秸秆收集贮运体系建设、秸秆产业化利用补助三大工程。2017年,全区秸秆产生量9.25万吨,通过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8.51万吨,综合利用率达92%。 积极落实农牧对接,推进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制定畜禽排泄物消纳“点对点、量对量”资源化利用农牧对接方案,以畜禽粪便和“三沼”利用为重点,继续推进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三沼”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沼液贮存、输送、利用设施设备建设扶持力度,逐步完善沼液就地消纳和异地配送的运行机制。全区现有沼液配送服务组织2家,共有配送车6辆,全年完成沼液消纳利用量5万吨,对其中2万吨进行了财政补助,同时完成农村沼气就地利用示范点建设3个。 逐步完善病死畜禽处理体系。为确保我区病死动物及时得到处置,保障畜产品、公共卫生及生态环境安全,我区在溪口、莼湖、尚田、裘村(与松岙合并建1个)、锦屏(与岳林合并建1个)、江口、西坞、萧王庙等10个镇(街道)建立了8个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收集点、11个规模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储存点和1个病死动物无害化集中处理中心,全面实施病死动物集中无害化处理。2017年,我区收集病死猪56756头,集中无害化处理病死猪56437头,其他动物及产品20829公斤。 2017年,区环保局对镇(街道)无害化收集点开展了38次巡查,对清源无害化处理公司开展了26次巡查,结合污染治理同防疫监管巡查,对规模化养殖场储存点每月2次开展巡查。对收集点、储存点病死动物转运过程开展现场督查,确保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在有效监督下运作;全区多次开展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专项检查行动。开展畜禽养殖无害化处理设施运行情况排查行动,全面排摸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运行情况,在全面实施病死动物集中无害化处理工作后,停用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池,停止规模养殖场的病死动物集中深埋;开展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隐患排查行动,对集中无害化处理厂、病死动物收集点、储存点、规模养殖场、屠宰点等场所开展排查,理顺监管职责,杜绝监管盲点。 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根据《奉化市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的实施方案》,区供销社下属农资公司自2015年9月1日起成立了专业服务队,并购入2辆专业农业废弃物车辆、配备2名专业工作人员、购置农药废弃物回收桶1470只,分发到各镇(街道)以及种植大户等地,通过层层发动、集中清理,要求全区种植大户加入义务回缴农药废弃包装物的序列,改变随意丢弃、任意处置的习惯,实行田园清洁包干。同时在各村设立保洁员,以村为单位进行收集,各镇(街道)设立回收站,然后由农资公司负责短驳运输、集中分拣打包,送有相关资质的企业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目前该项工作正有序推进,截止2018年4月,共计回收300吨,集中销毁和处理261吨,调剂处理34余吨。 加强危险废物监管 2017年我区共有危险废物产生单位300余家,年产危废量约1.72万吨,主要危废种类为金属表面处理废物(HW17),分别占年危废量的86.6%。 我区充分利用宁波市固废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建立了一整套从危废产生、处理到转移、处置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对危废处置的监管措施。抓住监管的关键和薄弱环节,在危废转移方面应杜绝转移过程中发生泄露、倾倒等污染环境现象。要求危废产生单位、危废转移单位和各接收处置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转移联单制度。同时,积极落实视频联网监控率,目前,4家危废收集单位和6家省控以上危险废物重点企业已全部完成视频联网监控,联网监控率为100%。 我区已建立健全的医疗废物管理组织体系,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应急预案、责任分工,同时落实专人负责日常医疗废物的监管。注重分类收集医疗废物,配备符合安全管理要求的贮存场所,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全区按照医疗废物安全管理的要求,将医疗废物交与有资质的宁波枫林公司进行集中处置,输液软袋及输液玻璃瓶交于兰溪中苔有限公司处置,均签署了委托处置协议书,建立和规范了医疗废物的转移联单。 加强进口固废管理 目前,我区仅有1家进口废塑料加工利用企业正常生产。对申请进口固体废物加工利用企业,根据当前国家对进口固废加工利用企业日趋严格的环保要求,区环保局将进一步强化企业申报资料的预审,严格执行《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办法》、《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建立管理与执法联合审查,对有疑问的资料赴现场核实,确保申报资料的真实性。 2014年以来,我区建立完善环境了执法和刑事司法相衔接的联动执法机制,成立奉化区公安分局环境犯罪侦查大队,与行政执法中心共同办公,强化环保与公安、法院、检察院等部门的联动,对涉嫌环境犯罪的案件立案侦查,严厉打击非法倾倒、处置危险废物等环境违法犯罪行为。2016年以来,全区共破获3起非法倾倒、处置危险废物的污染环境案件,共计抓获犯罪嫌疑人25人,刑事拘留18人,有效遏制了全区固废污染环境风险,大大震慑了不法份子的嚣张气焰。2016年以来,我区环境监察大队共立案查处固废类环境违法案件14起,处罚金额75.5万元。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期间,我区未收到与涉废相关的投诉举报。2017年,为切实加大我区固废、土壤污染防治力度,我区印发了《奉化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奉政发〔2017〕304号),明确了固废、土壤污染防治有关部门工作职责、相关措施和责任。 企业固废专项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