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A4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7月25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快农机化发展步伐 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王银富

    近年来,我区农机部门立足大农机服务大农业,强优势、补短板,不断深化农机供给侧改革,大力实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全面加快农业领域“机器换人”步伐。通过努力,全区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安全水平、社会化服务水平稳步提升。2017年被农业部评定为“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为我区发展绿色现代都市农业,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我区农机化现状

    1.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截至2017年底,全区农机总动力达23.29万千瓦,拥有各类拖拉机2177台、水稻插秧机278台、粮食烘干机100台、联合收割机228台。推广了特色农机如树木(花草)修剪机103台、履带式耕整机63台、热风炉13台、大马力大粮仓联合收割机6台、旋翼植保飞机3台、履带自走式方草打捆机1台、多用途履带自走式耕作机1台等。拥有设施大棚近70万平方米。

    2.粮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稳步提升。截至目前,我区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9.3%,其中,机耕率98%、机收率97%、机植保率92.7%、机插率70%、粮食烘干率86.3%。

    3.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我区现有农机专业合作社42家(从事粮食生产33家,特色9家),15家农机合作社建有机库,12家建有烘干中心,6家建有标准化育秧中心;拥有农机维修网点15家;成立农机作业服务公司1家。

    4.农机安全生产形式持续平稳。截至2017年底,我区成功创建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区,另拥有5个省级平安农机示范镇(街道)、56个宁波市级平安农机示范村、19家平安农机示范合作社。“平安农机”示范活动的创建面不断扩大,“平安农机示范镇、村、合作社”的农机安全社会化管理体系不断健全。今年我区正在积极推进“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创建。

    主要做法

    1.重保障,强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落实。“十二五”期间,我区共实施各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800余万元,补贴农机具约4100台(套);“十三五”开局之年为503.21万元,381台(套);2017年为423.22万元,200台(套)。设施大棚面积大幅增加,从2011年末的个位数增加到近70万平方米。农机推广领域不断拓展,2014年引进推广了树木(花草)修剪机,试验了由农民自主改制的斜卧前置式微耕机;2015年,引进大马力大粮仓联合收割机、旋翼植保飞机;2016年,引进履带式耕整机、自走喷杆式喷雾机等;2017年将热风炉、履带式旋耕机、履带自走式方草打捆机等作为我区特色农机累加补贴机具。农机推广领域向主要林果业延伸的同时,大中型、高性能作业机械得到新发展,如竹笋烘干加工,增加附加值;水蜜桃自动分级选果;单轨运输车的引进和应用等,农业机械装备结构持续优化。

    2.求突破,加大农业“机器换人”推进力度。制定出台《奉化区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创建实施方案》,明确三年创建计划,创建省级农业“机器换人”示范乡镇5个、示范基地10个。截至2017年底,西坞街道、江口街道被浙江省农业厅命名为“浙江省农业机器换人示范乡镇(园区)”;德馨园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顺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头农机专业合作社、源丰农机专业合作、成瑞农机合作社5家单位分别被省农业厅命名为“浙江省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基地”。今年确定裘村镇为示范镇,至真铁皮石斛专业合作社、永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示范基地创建对象。

    3.补短板,不断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积极推广规模化育秧、工厂化育秧,有效突破水稻机插育秧瓶颈,6家农机合作社建有标准化育秧中心。积极开展水稻机械化穴直播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工作,召开全区水稻穴直播现场会2次,拓宽水稻机械化栽植方式。抓好以合作社为重点的粮食烘干中心建设,烘干机总数达到100台,10家农机合作社建有烘干中心,粮食机械化烘干保障能力超过86%。2011年、2013年、2014年我区先后成功创建岳林街道、西坞街道、江口街道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区域性整体推进示范街道,2015年成功创建宁波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2017年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第二批率先实现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4.优服务,培育壮大农机服务组织。一是大力实施农机专业服务组织提质行动,积极培育、建设以农机作业服务公司、区域性农机服务中心为代表的新型企业化农机经营服务主体,使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从数量增加向质量提升转变,服务功能从单一服务向复合服务转变,大幅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二是抓好关键农时季节的农机化作业服务。积极做好春耕、“双夏”、秋收冬种等重要农时季节农机维修保养,新机具、新技术培训,技术指导与服务,农机物资及零配件、油料供应保障,机力机具应急调度、灾害性气候预警、农机打假保农等各项工作,组织做好跨区作业工作,全面增强农机服务能力,充分体现农机服务组织在重要农时季节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作用。三是加快农机合作社维修示范点、区域性维修中心等建设。引导农机维修网点上规模、上水平,形成遍布农村乡镇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机维修保障体系。做好农机维修网点《技术合格证》发放工作、分级分类管理和技术等级审定和监管工作。

    5.严监管,深化农机安全管理。一是强化责任制落实。完善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层层签订责任书、承诺书,将农机安全责任分解落实。二是强化源头管理。除农机分中心日常牌证业务外,每年开展拖拉机年检,同时,加强对纯农田作业机械的检验和安全监管力度,“三率”水平均达到上级要求。三是加强宣教和预防。组织参加安全生产月活动、送教下乡、设摊咨询,在全区形成农机安全生产良好氛围。积极开展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农机安全培训工作,提高安全操作水平。四是深化平安农机创建。多层级平安农机创建初显成效,形成了涵盖镇(街道)、村、合作社的农机安全社会化管理体系。五是加强联合执法。一方面,充分发挥公安交警农机中队的作用,加大对上道路拖拉机的安全监管力度,抓好外省籍拖拉机及驾驶人信息登记、核实和整治。另一方面,强化科室联动,联合开展合作社、维修网点、烘干机作业等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六是完善监理惠农政策。深入推进农机报废补偿和政策性农机保险补贴工作,至2017年底,已累计报废拖拉机、联合收割机近1000台,办理政策性农机保险补贴830余台,农机存量结构不断改善,农机具运行技术状态、安全事故的救援及后续赔偿保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区农机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农机化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还很多,农机化装备、技术、人才、政策、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等矛盾仍然存在,部分机械化作业环节低水平、粗放式发展特征依旧明显,上述问题制约了我区农业机械化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影响发展后劲。具体表现为:

    1.农机化发展的不平衡性仍然存在。一是农机装备结构在产业之间不平衡。除粮食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外,其他特色产业的农机化配套程度和经济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还不高,如水蜜桃、草莓等。二是区域之间不平衡,平原地区农机化水平较高,装备结构逐趋优化,沿海及山区的机械化水平较低。

    2.服务体系建设不够完善。作业服务以农机合作社为主,存在多而不精、管理粗放现象,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的服务组织总体还不多,高端的农机具份额较低、效益不高等问题比较突出。农机维修网点散、小、弱问题普遍存在,形不成“4S”店式合力,大型先进机具维修难、贵、慢情况尚未破题。

    3.地方财政贴农扶农力度不够大。一是对于上级有配套要求,区级财政配套比例不够高。二是设施农业由于缺乏政策保障,普遍存在规模小、建设档次不高等问题。三是区级农机科教项目扶持政策缺失,造成先进机具引进、试验、推广力度不足。

    4.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一是农机管理人才缺乏,要素限制明显,尤其是镇(街道)农机管理人员青黄不接,严重匮乏,普遍存在一人多岗现象。二是新型职业农民缺乏,现有农机大户(合作社)普遍存在年纪偏大,文化素质不高,知识更新缓慢等问题,掌握先进农机使用操作、维护保养能力较弱,现代农机发展缺乏人才储备。

    建议与措施

    1.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特别在引进、示范、推广先进适用高端的农业机械以及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进程中,加大政策补贴力度,来彻底改变农业“靠天吃饭”的传统现状。另外,在农机领域高能耗农机报废补偿范围还比较窄,农机科研开发,新产品引进、示范、维修服务等方面较为薄弱,扶持力度还需加大。

    2.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推进农机农艺融合是实现产业全程机械化的有效途径,是深化农业“机器换人”的重要举措,着重要抓人才队伍建设,要加强农机农技推广人员、操作人员的培训和人的融合,提高应用先进适用农机装备水平;其次要形成与农机相适应的配套技术,实现产业标准化生产。

    3.加快农业“机器换人”及“平安农机”示范创建。创建工作围绕整个农机化的始终,是一种有效载体,涉及“广”“多”“全”,所以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手段。如何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如何促进农机科技成果转化,如何发展农机服务体系,如何抓好农机安全监管,可以通过创建来完成来实施,由此可见创建工作的重要性。

    4.积极探索农机发展模式,互联网+农机。大力开展智慧农机建设。目前虽有多家农机合作社有部分视频监控系统,机具有GPS定位系统,设施农业物联网智能化控制系统,如绿苑果蔬合作社、宁波市顺源农业有限公司等,对温室大棚的温度、湿度进行智能化操作尝试,个别还实现了电脑和手机远程控制。但在产业之间又存在不平衡性,尤其在我区的几大农业产业更是如此。力争在2018年水蜜桃产业的生产与包装、销售环节注入更多的互联网+农机元素。

    作者系区农机总站站长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